我和葫芦娃一起学画画是从2015年年底开始的。这期间,按照以画葫芦为主,兼学别样的方针,我们又学做软陶配饰。这次可是继去年3月学画牡丹之后的第四次学画画——还是跟着可克老师画团扇。

为了这次活动,惠姐连续忙活两周,腾房子,搞卫生,定饭店,为我们提供了绝对丰盛、宽敞、优质的学习环境。

为了这次活动,可克姐提前为娃们订购扇面、配备笔墨、绘制画稿。上课当天,又从房山驱车百里,送课上门。

为了这次活动,朱大姐、黑猫大姐从正北的延庆、昌平“南下”大兴。
画稿的蓝本取材于葫芦娃明月荷风拍摄的荷花。可克姐用鼠标一笔笔先在电脑上完成,再打印出来,交到葫芦娃们的手上。


可能是我们的热情感动了老天吧,连日的高温酷暑,竟在我们聚会的前一两天被几场大雨带出了京城。7月5日这天,可是难得的凉爽。
刚过九点,学生们陆续到齐,一见面,少不了嘘寒问暖。
可克姐辅导新近加入组织的四月春风练起了线条,开起了课前小灶。

年纪最大、最早赶到、学习最刻苦的朱大姐和家务缠身缺课少练的成莓也都抓空练习。
白白姐也涂好了,看她美滋滋的样子,绝对错不了!

第三步:画花瓣的背面。要准备两支笔:一支上色笔(曙红),一支清水笔。先染花瓣尖,再用水笔从三分之一处往下拉开晕染。我边听讲边记笔记:隔着染,不交叉。 
云杉姐是葫芦娃里的高才生,艺术细胞浓、绘画功底厚。瞧,一手握俩笔,熟练自如。 
这是云杉姐的两幅大作《麻姑献寿》与《和谐》


黑猫姐也是学霸级的,画葫芦、编中国结、缠手蘜球、做软陶,样样都学得快、学得好。

朱老师是最刻苦最用功的学生。每次活动都是第一个到达,最晚一个到家。她身体不好,却乐观向上。在昌平奤夿屯可是大名鼎鼎,她坚持为村民们画吉祥葫芦、属相葫芦,乐此不疲。她的坚韧、她的认真、她的乐活都让我们敬佩不已!


白白姐心灵手巧悟性高,是学得最轻松的。

最后,染荷叶。以淡墨为主打底,用花青、黄、红调色罩染。

可克老师强调:所有的颜色都是一遍遍干、一遍遍染,逐渐加深。要一面上色,一面用清水赶匀。

这不,我就因没掌握要领,为本该纤尘不染的荷花留下一点“墨迹”。

葫芦娃们认真记着、画着


全神贯注,瞧这二位的眼神!

忘我投入,看这二位的姿势!

小有成就,按奈不住的喜悦

我忙里偷闲抓拍,却被惠姐姐抢入镜头。

慧姐今天可是大忙人,身兼多职。既是后勤保障又是摄影记者。活动后的第二天,就完成了图文并茂的“美篇”,随后又制作了精美的相册。绝对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

这哥俩的任务是助教、陪同及专职司机,负责接送学员上课下课,这已然成了他们的光荣传统。瞧,时不时还抓拍一下现场。

建文可是学习上的有心人,葫芦娃里公认的才子。活动中忙前跑后,默默付出;学习时潜心钻研,暗暗努力。不管学什么,都能学出名堂。我们是一块起步,可人家现在成品多多,硕果累累,早已遥遥领先了。

未经本人允许,还是忍不住晒几幅建文的作品。


老姐几个拿着自己的成果从里到外都透着开心,一贯低调高才的王大哥为我们留下了美好瞬间。(可惜朱大姐为赶车提前离开,没能一起合影)
和可亲可敬的王大哥一起合个影吧。

当我们还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时,对艺术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可克老师,却在总结回味整个教学中的疏忽,把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体会、教训、技巧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从晚上9点35到10点17分,足足“写”了一节45分钟的课啊。(这是部分截屏实录)
我们都被可克老师的精神深深感动,唯有努力才不辜负老师的一片苦心啊。

说心里话,和葫芦娃们一起活动,不管学什么、学会学不会都已不重要。因为我们已经“成家”,为人妻、为人母、为人祖,上有老下有小已是生活的常态;我们已经“成名”,所有的光环荣誉早已成为过眼烟云。我们就是想放慢脚步、珍惜时光、尽情欣赏生命旅程中的点点精彩。
我庆幸,葫芦娃群让我奔波半个世纪,早已疲惫的这颗心慢慢平静安然。我感恩,可亲可爱可敬的葫芦娃们让我的后半生,活得更优雅、更有滋味、更有色彩。
摄影:慧姐、建文,特此鸣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