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橙色的画》评课——南岗小学  刘玉波

(2014-10-27 18:00:01)
分类: 评课材料

    《橙色的画》评课

      南岗小学校  刘玉波

《橙色的画》教材为人美版小学美术第613课,属于“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过关于三原色的知识,本课在认识橙色及色相基础上,了解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叫间色。通过欣赏,感受橙色温暖、明快的特点,进一步了解不同深浅的橙色主色调所表现的程度变化,让学生从随意的涂色、染色,到有意识地运用色彩,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和解释色彩现象,培养学生色彩美感意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提高学画色彩画的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再好的教学方法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本课教学设计在体现新教学理念的同时,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技能较好地解决了教学重难点问题。 

首先是教师示范演示。比如教学开始的“小魔术”,用黄色和红色色水调色,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橙色的调配方法。 

其次是多媒体的运用。在学生谈生活中的橙色时,教师利用电脑课件展示了大量的橙色图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当学生在说橙色给人的感觉遇到困难时,教师出示了两幅不同色相的图片,一幅是橙色的晚霞,一幅是蓝色的大海,学生通过比较很快说出了橙色给人温暖明快的感觉。在欣赏米勒作品《晚钟》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作品的特殊意境,先是播放“教堂钟声”的音乐,再配上教师的语言描述,让学生在脑海中对画面进行联想。接着展示了该作品的两个不同色调的画,让学生选择哪一幅是原作。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理解了作品的内涵,更加深了对作品的印象。 

第三是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开始的“魔术”表演,教堂钟声的播放,以及为饭店创

作橙色的画等,都为课堂教学创设了乐学氛围。 

本课由于各种原因,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调色实验,如果有条件让更多的学生亲身体验一下会更好。另外本课的重点过多落在了对作品的赏析上,而在对学生美术创作技能技法的指导上比较缺乏。 以上所述,希望郝老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时常改进教学方法,争取上好每一节美术课。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中学习美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