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兴小学体育《武术象形拳》评课
(2014-10-27 13:58:24)
标签:
体育 |
分类: 评课材料 |
《武术象形拳》评课
本节课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目标设置具体明确,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动作的讲解清楚,示范准确,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也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武术“精、气、神”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体育骨干的能力,同时又根据学生对武术动作特点掌握的不同,进行了展示和领做。使学生明确武术技术的学习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力度和精气神的表现。
二、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表现了较好的组织纪律性:主动参与、细心观察、练习刻苦,并能在教师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既发展了学生的体能和运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武术动作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三、本节课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在自由组成的小组内练习动作,引导学生掌握武术学习的方法。教师把课堂中大量的时间放在让学生自主练习,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把活动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实现自主发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去挖掘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
1、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体育知识与武术的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使学生不断提高,形成健康意识和习惯,如动作过程中肌力的应用,放松活动的意义,在教学中应及时给予提示。
2、武术技术动作的教学时,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刚而不僵,柔而不懈”,提示学生,在动作过程中要注意肌肉的放松,在定势时,再使各肌肉群紧张起来,从而达到用力顺当,而不使学生用多力,这样能更好学生掌握动作,而且能让学生感悟到武术健身和健心的意义。
3、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尤其是示范方向较多,路线较复杂的内容时,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骨干,在教学中既能起到互帮互助的作用,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