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延兴小学体育《武术象形拳》评课

(2014-10-27 13:58:24)
标签:

体育

分类: 评课材料

《武术象形拳》评课

                  延兴小学   任威

    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体育项目,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学生通过演练武术得到美育熏陶。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启蒙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型的开始,应当把姿态教育和培养武术兴趣放在目标的首位,为学习少年拳奠定基础,初步建立武术套路的概念,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提高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养成经常运用武术锻炼身体的习惯。

    宋老师的这节三年级体育课能以学生兴趣为激发点,运用游戏手段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象形拳的基本手型、步型动作,体现了新课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基本理念。教学中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练,难度逐渐递进,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先自己去想办法按教师提出的要求去完成各项任务,培养学生勤于动脑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教师巧设环节,将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的教学情景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和谐气氛下,进行愉快的活动,看图模仿练习,互相观察,互相表演,互相纠正,在合作互助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本课设计合理,教师能在教学中正确理解和运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小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使每位学生都体验到了学习“象形拳”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是一节设计优秀的好课。

本节课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目标设置具体明确,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动作的讲解清楚,示范准确,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也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武术“精、气、神”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体育骨干的能力,同时又根据学生对武术动作特点掌握的不同,进行了展示和领做。使学生明确武术技术的学习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力度和精气神的表现。

二、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表现了较好的组织纪律性:主动参与、细心观察、练习刻苦,并能在教师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既发展了学生的体能和运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武术动作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三、本节课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在自由组成的小组内练习动作,引导学生掌握武术学习的方法。教师把课堂中大量的时间放在让学生自主练习,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把活动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实现自主发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去挖掘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

     当然,本节课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1、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体育知识与武术的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使学生不断提高,形成健康意识和习惯,如动作过程中肌力的应用,放松活动的意义,在教学中应及时给予提示。

2、武术技术动作的教学时,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刚而不僵,柔而不懈”,提示学生,在动作过程中要注意肌肉的放松,在定势时,再使各肌肉群紧张起来,从而达到用力顺当,而不使学生用多力,这样能更好学生掌握动作,而且能让学生感悟到武术健身和健心的意义。

3、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尤其是示范方向较多,路线较复杂的内容时,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骨干,在教学中既能起到互帮互助的作用,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的看来,宋老师的这节课讲求的是实效性,方法大多是以练带练,在练中体会动作要领,是一节很成功的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符合了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真正做到乐教,乐学的指导思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