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一小地方学科李丹《我眼中的吸管》教学设计
(2014-10-26 21:15:01)分类: 教学设计 |
地方( 技术)学科(二)年级上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我眼中的吸管 |
||||||||||
教材分析 |
本节课,学生将面对一堆吸管,发挥想象力,将它们想象成各种物品,并说一句与之相关的话。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尽可能延伸和拓展吸管的功能,将吸管与各种物品进行关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大胆尝试。 |
||||||||||
学情分析 |
|
||||||||||
教学目标 |
1.技术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我眼中的吸管”进行畅想,初步理解物品的形状、材质与其功能之间的联系,体会技术产品在不同产品中的作用。 2.技术的技能和能力:学生通过观察吸管的材质、特点,进行拓展想象、动手制作、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体会吸管在生活中的作用。 3.态度情感和社会能力:能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吸管的特点,与各种物品进行关联。 |
||||||||||
教学重点 |
充分发挥想象力,将吸管与各种物品进行关联。 |
||||||||||
教学难点 |
理解技术在不同产品中的内涵。 |
||||||||||
实施策略 |
讨论法,实践法,比赛法。 |
||||||||||
教学准备 |
吸管若干,橡皮泥。 |
||||||||||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
||||||||||
教 学 流 程 |
设计意图及个性修改 |
||||||||||
一、激趣导入——我眼中的吸管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根吸管,你经常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看到这根吸管,会让你联想起什么? 2.学生发挥想象力回答(可以吸、可以吹泡泡、它像数字1、一根小木棒……) 3.出示课题:原来一根小小的吸管,在我们的眼中可以变成这么多有趣的东西,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神奇的吸管世界,来说一说《我眼中的吸管》 二、新知探索——我与吸管做朋友 1.吸管的来历 19世纪,美国人喜欢喝冰凉的淡香酒,为了避免口中的热气减低了酒的冰冻劲,因此喝时不用嘴直接饮用,而以中空的天然麦杆来吸饮,可是天然麦杆容易折断,它本身的味道也会渗入酒中。 当时,美国有一名烟卷制造商马文 史东,从烟卷中得到灵感,制造了一支纸吸管。试饮之下,既不会断裂,也没有怪味。从此,人们不只在喝淡香酒时使用吸管,喝其他冰凉饮料时,也喜欢使用纸吸管。 2.吸管的特点(学生观察并简单汇报,管壁很薄,中空的,使用方便) 现在我们已经对吸管有了简单的了解,那么面对这么多的吸管,你又会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物品呢?(引导学生通过吸管的材质、特点进行联想)接下来,我们要通过比赛的形式说一说我眼中的吸管。(出示比赛规则,学生明确比赛要求) 比赛规则:(1)每小组4人,在小组内讨论。
预设:学生说不出来可以把吸管想象成什么?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说:把吸管剪成一段段的,就像一粒粒小珠子,可以串成项链,可以把几根吸管粘到一起做乐器,吸管也像我们人体内的血管等一些大胆的想象,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拓展应用——吸管变变变
完成课堂评价单:
|
通过一根吸管的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想象力。 鼓励学生将吸管拟人化,大胆想象,积极开动脑筋,交流吸管可以想象成什么物品。 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充分想象吸管与其他物品的关联。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评选出最有创意的想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了解吸管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欲望。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
||||||||||
板 书 设 计 |
|||||||||||
|
|||||||||||
教 学 反 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