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虹桥一小音乐学科曹英林《我是草原小牧民》评课

(2014-10-26 15:57:33)
标签:

情感

                                 百花奖评课材料

课题:《我是草原小牧民》  评课人:曹英林

王海佳老师是是南岗区虹桥第一小学音乐教师,她执教的《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课出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五册,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教师将《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课设计成以唱歌为主,同时将欣赏、音乐知识、蒙古舞等有机结合的综合课,使简单的音乐材料变得更为丰富。教师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草原》这一主题,在一次次的反复聆听音乐、参与体验活动中,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设计了层层递进式的活动和问题,使聆听音乐变得有趣味性和知识性,引导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习音乐。教师注重在体验中学习歌曲。通过初听《我是草原小牧民》与前曲进行了对比,了解不同情绪、速度,但风格是一样的,都是蒙古草原情调的歌曲,运用了对比的音乐材料进行教学。在体验蒙古舞中培养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听觉记忆能力,在整体学唱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引领学生按节奏接读歌词、找相同乐句、创设“草原小牧民”的环节解决歌曲难点、师生接唱等这些方式,把知识技能学习有机的融于实践活动中。教师教态亲切,从学生熟知的蒙古族歌曲入手,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中感知马头琴的音色,是对蒙古族音乐风格在认识上的进一步加深和提高,从而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和表现歌曲。整节课设计合理,安排紧凑,教学方式多样有效,让学生不仅饶有兴趣的学习了歌曲,还加深了对蒙古族歌曲的了解和体验。

在本课中教师落实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本课中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后面对于马头琴的学习体现了文化传承价值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