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小学评课《两只小象》 刘兵
(2014-10-26 17:16:16)
标签:
育儿 |
分类: 评课材料 |
南岗区第30届小学教学“百花奖”教学观摩课评课
评刘洋老师执教的《两只小象》
哈尔滨市铁岭小学校 音乐学科(学科带头人)刘兵
刘洋老师是一位经历了新课程改革全过程的市级音乐学科骨干教师,在一系列课程的探索与改进中不断成长和成熟。课堂教学已经逐步形成其亲切、流畅、自然、放松的教学特色;从教学过程也可以体会其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融合;还可以从其特有的音乐特长展示出教师深厚的专业技能在教学中的优秀表达。下面我结合刘洋老师执教的一年级音乐课《两只小象》,分别从关注学情、创设情境和教学目标达成等几方面来分析一下这节课的得失。
一、低年级学情的关注
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不久,看着他们的脸上都满含着稚气与童真。每个孩子天生都喜欢音乐,尤其是现代早期教育、学前教育的普及,孩子对于音乐的感知具有先入为主的亲和力,这也对低年级音乐课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一年级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就应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学生生活中的学习积累。我们从刘洋老师的几个课堂环节上看出:刘洋老师十分重视学情。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一年级学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我们音乐课中就倡导教师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刘洋老师就是关注到了孩子们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歌曲的特点,通过律动、设计歌曲表演动作等环节的设计和对打击乐器的喜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音乐氛围
刘老师的课堂始终以音乐为主体,把音乐教学和音乐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堂的每个细节。歌曲的教学在带着问题聆听、感受节拍节奏聆听、感受打击乐器演奏再聆听等多次聆听的基础上,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很感兴趣。
合理利用评价的激励作用
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不仅通过兴趣来引导学生学习,同时还要注重教师评价的激励、学生互评的促进作用,共同构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刘洋老师十分重视培养学生互评的能力,对孩子们音乐表演及时地评价,而另一方面教师恰当精准的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这种语言具有魔力,仿佛一根无形的线,吸引着孩子们紧紧跟着老师徜徉在音乐教学的氛围中。
二、随歌而至的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特别适合小学一、二年级的音乐课堂,每一节课,无论哪一个学科的教师都会想办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以引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教与学的活动。音乐课也不例外,小动物、小卡通、小故事、小童话等等的方式,丰富多彩。但是我们从刘洋老师课堂中发现和体会到的不是教师刻意的创设情境,教师独特的气质,自然流畅的教学语言,这些教师特有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别样的情境,同样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而本节课更加体现出刘洋老师合理地利用歌曲的资源,使情境的创设随歌而至。
如:在认识三角铁和铃鼓的教学环节中,刘老师说:“我也很想到河边和两只小象一起玩,还给他们带了两件礼物。”好象我们就是小象的朋友,要带给小象什么样的礼物呢?只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带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接下来老师的话:“它就好比是小象妈妈,叮嘱小象在河边玩,要注意安全。铃鼓的响声就象小象,快乐的在河边玩。”
几点不足:
1.教学资源应该再进一步开发和整合。
2.低年级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学习具有先天性优势,为此我们常常在一、二年级有针对性地重点培养孩子的节奏感。我个人感觉,《两只小象》的歌曲中:00
3.歌曲教学还应该注重创新性,研究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本课中学生对歌词的学习是难点之一,歌曲虽然短小,但歌词并不是朗朗上口的。可通过朗读理解,听记等方式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4.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设计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上是个人对本节课的一点粗浅理解,谢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