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方时空V010瞭望特辑
东方时空V010瞭望特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496
  • 关注人气:1,4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转载(三):26年前,内蒙老师买的一双20元钱的“布鞋”,现值“一套崭新楼房”!

(2022-12-15 14:50:11)
标签:

探索

健康

情感

财经

新闻



26年前,内蒙老师买的一双20元钱的“布鞋”,现值“一套崭新楼房”!

影中纪实


01.一位几次“差点错学”别学生

 

       1978年,31岁的张秀荣被调到呼和浩特武川县学校的初中部教学。

       她来的时候只拎着一个破旧的箱子,坐着旱板牛车一路颠簸,之后又步行了好远一段路才看见学校。

       当张秀荣走进学校的时候,她脑子里剩下的唯一印象就是“穷”。

       整个学校很小,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操场。

       此外,学校里没有多少学生,小学部和初中部的学生加起来也不足200人。

       孩子们身上的衣服大多不合身,还都落满了补丁,脸上是被煤油灯熏黑的印子。


      不用别人介绍,张秀荣心里也清楚,武川县的经济条件不好,很多都是贫困户。

       但凡是把孩子送到学校上学的父母,都背负着不小的生活压力。

       这些孩子的衣服虽然打着补丁,但是各个都有一双透亮的眼睛,那眼睛里装着的是对知识的渴求,是对外面世界的憧憬。

       已经有着几年教学经验的张秀荣非常熟悉那种眼神,也总是会被这种眼神打动。

       张秀荣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同时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

       彼时的她尚且不知道,自己会和一个学生结下深厚的情谊。

 


       来到武川县学校初中部的张秀荣是数学老师,同时也是初三年级的班主任。

       在教学一个月之后,她注意到班上有个极其特别的学生。

       这个学生叫做陈志德,他每天第一个到达教室,总是穿着一身破旧的棉衣,长得一副黑黑瘦瘦的样子,寡言沉默,不像其他孩子一样爱笑爱闹。

       为了给孩子们补习功课、查漏补缺,张秀荣会无偿在每天课后开设辅导班,盯着孩子们写作业,耐心地为他们进行单独辅导。

       陈志德也会留下来,但他总是一个人默默缩在角落学习,从不主动跟她讲话。

       张秀荣起初还担心陈志德是因为成绩差才选择独处,后来经过一次测试才发现,他是个很聪明的孩子,成绩能排到班里前几名。

       按理说这样的孩子应该都是自信开朗的样子,但是陈志德却不同。

       为了弄清楚陈志德身上的疑云,张秀荣还特地按照学生册上的地址做了一次家访。

       走了这一趟的张老师,这才晓得陈志德的家距离学校足足有几公里远,他每次能第一个到班里,恐怕是要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

       虽然她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在真正到达陈志德家里时还是不由得感到震惊。

       这个家里实在是太贫困了,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屋里又黑又小还四处漏风,却足足住了八口人。

       陈志德在家中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有四个妹妹,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母亲还常年咳嗽。

       本来陈父是希望家中的六个孩子都能上学,勉强供了几年却实在是负担不起,就只能供成绩最好的陈志德上学。

       可以说,陈志德就是家中父母的全部希望。

当年陈志得的家


       陈志德很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同时也非常争气,学习成绩非常优异。

      然而即便家中的父母只供他一个人读书,家里的经济条件也并不乐观。

       六个孩子的衣食几乎要将这对朴实的农民夫妇压垮,陈志德一方面心疼父母为他的付出,又觉得自己应该努力争气,考上大学为家里谋出路。

       种种矛盾积压在他的心口,说到底还是因为一个“穷”字。

       在了解到这个幼小孩子的复杂心理后,张秀荣心里充满了感慨,她知道陈志德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却也因为这份懂事感到心疼。

       看到眼前的这个家,张秀荣老师“在心中决定”要帮助和鼓励这个孩子坚定不移的“走向未来”!


02.中考之前“再次辍学”

       家访之后,张秀荣跟陈志德进行了一次极其真诚的对话。

       她耐心地与他进行交流,慢慢地打开了这个孩子的心结。

       在此后的课堂上,张秀荣总是有意提问陈志德,并且夸赞他的聪明。

       当所有孩子都向陈志德投去佩服的目光后,这个孩子第一次感受到了知识带给人的自信,并露出了不好意思的微笑。

        此外,张秀荣还会交代陈志德负责一些班务。认真勤勉的他总能完美完成任务。

        同时,他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与人交际的能力,逐渐和同学打成了一片。

        慢慢地,张秀荣发现陈志德开始主动在课堂上发言,与她的交流也多了起来。

        从陈志德一声声越发洪亮的“张老师”中,她知道自己成为了这个孩子信任的人。


       时间很快在每天的放学铃声中度过,紧张而重要的中考马上就要来临。

       陈志德的成绩依旧优异,张秀荣也认定他一定能考上当地最好的高中。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张秀荣却发现陈志德一连好几天不来上课。

       起初她还以为陈志德是生病了,却意外从其他孩子的口中得知,看见陈志德在自家的田地里务农。

       当她匆匆赶到陈志德家中去核实情况时,对上的却是这孩子闪躲逃避的眼神,而陈志德的父亲也在一旁连连叹气。

       张秀荣将陈志德拉到一旁,谁知他竟哽咽地说道:“张老师,我不想念了。”

       原来陈志德的母亲因为连日操劳病倒了,家里只剩下陈父一个主心骨。

       懂事的陈志德不想为家里增添负担,就动起了放弃学习的念头!

       陈志德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时温柔耐心的张老师却在听完自己这番话后“发了火“就算你不上学,你家里父母的负担也不会因此减轻,你唯有好好读书,将来能“闯出去”谋道一份好的工作,你才能真正改善家里的状况。”

       张老师的一番话狠狠戳进了陈志德的心窝,他的矛盾情绪也被瞬间化解开来。

       就这样,陈志德被张秀荣重新拉回到了课堂上。

       在之后冲刺的紧张时间里,陈志德将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顺利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

      


03.特别的礼物

      上到高中的陈志德虽然不再是张秀荣的学生,却依旧在每次放假时赶来看望她。

       每次陈志德来,张秀荣都会热情地招待他,并仔细询问他的学习状况。

       得知他在学校里依旧名列前茅,一直在认真学习,张秀荣也由衷地感到骄傲与开心。

       然而就在陈志德上高三那年,家中再度出现了重大变故。

       他的父亲因病瘫痪在床,母亲旧疾未愈,家中大哥一个人无法扛起全家的重担,急需人手帮忙将家里支撑起来。

        命运总是在关键时期给陈志德出难题,这让站在抉择路口的他也感到无比绝望。

        就在某天深夜,他决定再次放弃学习这条道路,收拾行李回了家。


       张秀荣老师在得知此事时“焦急万分,再次赶到他家,不由分说地拉着陈志德回到了学校!站在校门口的陈志德不由得泪流满面,无助地对张老师说:

     “老师,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了。”

       张秀荣也不由自主地哭了,随后抹掉眼泪坚定地对他说:“孩子,你都坚持到现在了,只差一步了,为什么要放弃曾经付出全部努力呐?!”

        她深知陈志德是为了家庭的经济状况才充满矛盾,故而她劝道:“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你只有考上大学,才算是没有辜负父母对你的期望。”

       听到张老师这样说,陈志德总算肯再度返回到中学课堂。

       在张秀荣老师的不断督促下,他的成绩在稳步提升,最终在1981年的高中毕业的高考中,考上了“长春地质学院”。

 

       在收到通知书的第一时间,陈志德就跑到张老师面前,举着高考“录取通知书”激动地向张老师报告喜讯!

       看到红彤彤的通知书,张秀荣时同样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不注地对陈志强进行祝福,并勉励他:在大学里要继续专心学习,早日学成毕业,并努力奋斗找到一条好的人生出路。

       开学前的前几天,陈志德再次来到张老师的家里,老师却非要塞给他20元钱。并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拿这钱,去买一双新鞋换上。”

       陈志德这才得知,张老师早就注意到了自己脚上这双穿了好几年都没有换过旧棉鞋”!

       然而他知道这二十元钱是张老师大半个月的工资,他说什么也“不肯收下”这笔钱!

      张秀荣坚持将钱塞到他的手里,说道:“有一双新鞋,路才会走得更长远。”


       深受感动的陈志德不再拒绝,并用这钱,为自己买来了“一双新棉鞋”!

       考虑到张老师家中也没有多少积蓄,还总要为像他这样贫困的学生解决生活难题,他又将剩下的钱给张老师退了回去!无限感激的穿着这双新鞋——“踏上了大学求学之路”。

       大学期间的陈志德时刻谨记张老师的教诲,在用功读书的同时打工补贴家用。

之后他努力考取了研究生和博士学位!

       毕业后,顺利谋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并在父母相继离世后,担起了照顾全家的重任,帮着哥哥妹妹们都过上了不错的生活。

       在之后这几十年的时光中,陈志德没少搬过家,但他“始终会保管好张老师送他的这双棉鞋”。

       更时常挂念着张老师的身体,是否还康健?!同时,他在心中一直在为“藏着的心愿”而抓紧努力着...


 

04.赠给老师生日的“一份厚礼”!

        2006年的一天,59岁生日的张秀荣老师突然接到了一通电话。

        来电人是个中年男人,电话刚接通就略显激动和忐忑地向她问道:

        “您是张老师吗,我是陈志德啊,您还记得我吗?”

        听到这个名字,张秀荣的记忆瞬间就回到了二十多年前,脑海里那个孩子的面目瞬间清晰了起来,同样激动地说道:

       “记得记得,志德,你现在工作、生活的怎么样?一切都好吗?!”

       张老师熟悉的声音在耳边不断传来,陈志德不由湿了眼眶。捧着陈志德不由得一阵阵心酸:

       因为,他在几天前参加同学会的时,打听到张老师仍住在原来他们在校时张老师就住着的老旧平房里,只有三十平米,条件很简陋。

       陈志德对于张老师的老房子再熟悉不过了,那几年在校学习时的冬天,张老师见他在屋外背书冷,还总是拉着他进屋烤火。

      想起一心只为学生着想的张老师,陈志德再一次泪目了。

      他决定加快心中一直藏着的“报答师恩”的实施进程!——计划在张老师59岁生日这天“送给张老师一套楼房”!

       陈志德把这个决定告诉妻子后,妻子也很支持丈夫的想法:这样的“恩师”,理当厚报!

       就这样,他们一起为老师寻找起合适的房子...


 

       陈志德还将初高中同学们聚集到了一起,准备好为张老师共同庆祝59岁生日。

       他们特意将聚会的地点约在了老师家里。

       眼见这么多学生都“齐刷刷”的来看望自己,为自己来庆贺生日,张秀荣老师开心得合不拢嘴,孩子们快过来,让老师看看你们都好吗!

       这些学生都是在初、高中读书期间受过张老师帮助、提点的学生,都与张老师有着深重的感情,此次都特意为张老师献上了生日祝福礼物。

       张老师起初是坚决拒绝学生们的礼物,但是同学们太过热情,这礼物都是一片珍贵心意,最后她也就收下了。

       最后,陈志德掏出了一个“红彤彤的房本”,走到张老师面前说:“老师,我给您买了一套房子,这房子不算大,但是温暖舒适,您和师公搬过去住吧。”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2a3181b41b5b48f5a82e14bb6ea91a2d~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1691745&x-signature=3UOkn8QxTwtVKa0BpXUVL5edRkg=


       张秀荣老师都懵了,连连将房本往回推,同时激动地说道:

       “这东西太贵重了,我们肯定不会收的,我们现住的在这房子挺好的。”

        谁知此时的陈志德却第一次在张老师面前“犟”起来,他强硬地说道:

        “张老师,这套房子比起您对我的恩情,真的算不得什么。”“要不是您当年将我从家里“两次拉回到课堂”,我怎么可能会有现在人生之路和幸福的生活呢?!”

       ...

       生日会过后,张秀荣和老伴儿“幸福的搬进了温暖舒适的新家!

       时光流转,真情永在,衷心祝愿这对师生的感人故事,能够更久远、更广的流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