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街的“点滴记忆”
1、王贵臣“提干了”
结婚10年来,就在我接连生了4个宝贝孩子,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家庭、工作“双丰收”的10这年里,王贵臣却一直在机修岗位上默默努力着,不温不火的进步着…职位刚刚提升到车间工段长。
有时候他嫉妒我说:“你那是叨木冠(啄木鸟)‘卡前事儿’——全靠嘴支着”!
但我知道:贵臣他是在暗暗的较劲儿,在暗暗地努力着…
就在我们结婚的第11个年头,贵臣开始迅速提升了!开始超越我了!——1969年5月,他接到了调令,被调到离我们乌拉街70多里外的桦皮厂“永吉县农业机械大修厂”去工作了——先是任车间技术员,后任车间主任,第2年即1970年6月被送到省会“长春工业大学”去脱产进修学习,1973年8月毕业回厂后不久,先是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紧接着1975年就被提拔为厂长了!这年他36岁——他这是在乌拉街默默积累了10年,又在桦皮厂经过了7年的不断学习和提高,终于发展到了厂长的职位!——他是17年厚积勃发,不容易!那年我们俩都是36岁,一转眼我们也已经两地分居7年了!
2、我给贵臣的爷爷扛“领道幡”
就在我们刚结婚不久就把爷爷接来的那年年底,我们给爷爷刚过完75岁生日不久,病情逐渐加重了,最后安详的走了。
阴阳先生算完时辰说:“当天下葬最好”。可不巧当时贵臣出差在外地,无法联系上。即使联系上也赶不回来…
我就去“求”贵臣的叔伯哥哥(就是给我们当介绍人的那个“王矿长”),我想让他代替贵臣给爷爷扛“领道幡”。人家不肯…
我争得了阴阳先生的同意,毫不犹豫的扛起了“领道幡”,代替王贵臣“摔盆子”…“披麻带孝”为爷爷领路、开道、送行!
…
周围的人们都交口称赞:“这老爷子可真有福气,有这么好的孙子、孙子媳妇…”
“这孙子媳妇可不一般,天下难找啊…”
“有德行,是干大事业的料!”
…
3、
我有了个外号叫“阿庆嫂”!
在乌拉街工作生活的头10年,尽管我生育了4个孩子,但我没有因此耽误单位的工作,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年年都被评为“优秀党员”。
期间,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永吉县二轻局)还先后两次送我脱产去省城长春参加干部培训班。一次是领导干部培训班,脱产2个月,是二轻局要培养提拔我做“乌拉街皮革社”的领导,那是在1963年我刚生完二儿子不久;另一次是财务干部培训班,脱产半年,是二轻局要培养我做财务方面负责人,那是在1966年我生完老三(大女儿)不久。回来后就提拔我当了会计及财务负责人。
当然,在我接二连三的生了4个孩子,同时还能把工作干好…还是要特别感谢我的妈妈,除了白天我及时回家给孩子们送奶外,都是妈妈在家里帮我把4个孩子一个个照看、带大…所以我一直都说:妈妈(二姨/养母)是我今生要报答的最大恩人!妈妈不仅仅是我的恩人,也是4个孩子和我们王家的大恩人!
正是时时怀着这份感恩的心情,我除了干好本质工作外,单位的大事小情,工会、共青团、妇女工作我都积极参与。积极为年青人“牵线当红媒”,热心调节两口子的矛盾…并且在与他们的相处和人情来往中,我从不吝啬,特别舍得花钱…宁可自己省吃节用!甚至借给他们的钱,许多我都不要了…
因此,30来岁,我就在乌拉街成了有名的“阿庆嫂”!
这个称呼比我的名字还响亮,并且一直伴随我到退休。
以至于我每次搬家时,当她们得知我就要走了,都撂下工作,撵着我的搬家车,送出好远!——有的拉着我的手不放,有的硬往我手里塞钱(大部分是在还我以前借给他们的),我不收他们就往车上扔…谢谢你啊,谢谢好姐妹,谢谢您这么多年的帮助…
常回来看看…!
泪眼已经模糊了双眼,但我们的姐妹情谊已经深深留在了这里…
再见,我会随时回来看望你们的…再见!我们会很快再相见!…
![[转载]乌拉,母亲河!(十八):乌拉街的“点滴记忆” [转载]乌拉,母亲河!(十八):乌拉街的“点滴记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乌拉,母亲河!(十八):乌拉街的“点滴记忆” [转载]乌拉,母亲河!(十八):乌拉街的“点滴记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