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海钩沉(五十二):为什么至今找不到“中国人老家究竟在哪儿”?!

(2022-07-04 15:33:24)
标签:

探索

健康

情感

财经

新闻

史海钩沉(52):中华文明的“源头”,究竟“发源”在哪里?!
史海钩沉
(52)

为什么至今找不到“中国人老家在哪儿?!”

——中华文明的“源头”,究竟“发源”在哪儿?!(2)

作者:玄黄广成子 


    中华文明从何时开始,从哪里起源,最早的中国又是什么样子?这些问题,成为一代代学者兀兀穷年的追问。于是有了上世纪末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有了从本世纪初持续至今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转眼,30多年过去啦,目前,探源工程第二阶段的工作经过8年的探寻,已经完成,人们都想知道,中华文明的起源的探源,又向前推进了多少?

 

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吗?!

 

     在古代中国,字的含义是。在金文或青铜器铭文中,国字的原始字形作,戈是声符,有执戈守城之意,口表示城邑。从字形上可以看出,一个邦国是以都城为中心而与四域的农村结合在一起的,中国中央之城中央之邦

    河南偃师的二里头,在麦田覆盖的地下,掩藏着最早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许宏在他的新作《最早的中国》中如是说。

     二里头遗址是1959年在探索夏墟时发现的。1928年起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在考古学上确立了殷商文明的存在。中国的考古学之父李济认为,殷墟的甲骨文非常成熟,而文字从形成期步入成熟期,至少需要千年的历史。殷墟精湛的青铜器制作工艺,不会从天而降。如果我们将商看作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未免有点像人一生下来就是白胡子老头儿。在商之前,必然有更早的文明,二里头文化就是更早的文明。

    在二里头从事十余次挖掘的许宏说,二里头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展现了成熟的文明。它至少有五个之最:迄今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群、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和青铜作坊,还有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这些都表明了王朝文化已经形成。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所熟知的各种儒家礼制,都可以在二里头找到源头。二里头出土的三足酒爵,与商朝出土的酒爵造型大致相同,贵族墓葬里出土的青铜器、乐器、玉礼器,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礼乐文明。而这正是华夏早期文明的特质。

     许宏说:由于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像甲骨文那样可以确证考古学文化身份的文字材料,二里头究竟是“谁的王朝”(究竟是夏朝的,还是商朝的)?其归属问题仍是待解之谜。但二里头无论是夏晚期还是商早期,都不妨碍它是最早的中国的雏形。

 

满天星斗:应是最早中国之前的状态

 

    在考古界,就是最保守的人也承认,在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国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但二里头所呈现的也是相当成熟的文明,应该也是经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

    那么,在这个最早的中国之前又处于怎样的状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负责人王巍说,一个又一个的重大发现,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的确存在着比二里头文化更为遥远的文明形态。

      牛河梁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馆。这是一个让中国考古人振奋的名字。上世纪80年代,在辽西凌源、喀左、建平三市县交界处,发现了距今约5000多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其布局和性质与北京的天坛、太庙相似。随葬种类丰富、玉器制作精致的贵族墓葬,表明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贵贱贫富的分化。这一重大发现,几乎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被形容为触摸到中华五千年文明即“炎黄文明”的曙光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考古人员对有着8000多年历史的敖汉旗兴隆洼遗址进行了近10次考古挖掘。他们在这里发现了粟和黍以及世界上最早的玉器。
     
这把中华文明向前推进到不仅是4000多年前的夏朝,而且毕夏朝还要早的5000多年前即“炎黄文明”时代!只是,辽西牛河梁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原”(中国)河南附近,差点实在有些远!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还是独立于中华文明之外的、并行的“漫天星斗”中一颗星吗?

史海钩沉(52):中华文明的“源头”,究竟“发源”在哪里?!

    另外,在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有一泓静谧的水域叫贾湖。20014月发现的贾湖二孔骨笛,就是以此地命名的。经碳14测定,这支骨笛被认定为9000年前的物件,是迄今为止世界考古界发现的最早的二孔骨笛,证明了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已经创造了发达的音乐文明。

  再另外,还有山西陶寺遗址,已经出土的千余座墓葬呈现出了典型的金字塔式结构,阶级社会的特征十分明显,比如约90%的墓葬里只有一个人,没有任何随葬品;另有不到10%的墓葬里,有几十件随葬品;在不到1%的大墓里,不但有棺材,而且随葬品多达上百件,其中还有像龙纹盘、鼍鼓、石磬等贵重物品。这里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观象建筑,表明该区域可能率先出现了早期国家。

  再再另外,2007年,在长江流域下游发现的距今4300年的古城,这个古城被认为是新石器时期(距今40005300年之间)良渚文化的一部分。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认为,这个古城可能是良渚王国的首都。如果这个推断成立,那么良渚文化就不仅仅是史前文化,它将有可能成为中国的一个朝代,并且早于夏代。这与夏代又是何“关系”?!似乎与中华文明(中原文明)没有任何关系!或者,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那,是炎帝文明,还是黄帝文明的源头呢?专家未达成“共识和定论”。

      历史学家们立誓:再过80年,在22世纪到来之前,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应该会“水落石出”!

    王巍一直认同已故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满天星斗说,即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东北辽西到长江以南的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并行璀璨绽放”。甚至,远远超越中原地区(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在甘青地区有齐家文化系统,在辽西地区有红山文化系统,在山东海岱地区有龙山文化系统,在长江中游地区有石家河文化系统,在长江下游地区有良渚文化系统,,甚至在长江上游的四川三星堆古蜀文明系统…这些文化系统各有其根源,都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

     而可这“满天的星斗”,是如何开始闪耀的,是如何消失的,真的是让参与中华文明断代工程30多年的历史学家们“一时难辨明方向”,有的已“告别人寰”,把这跨世纪也未完成的“历史任务”留给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作为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立誓要在下一个跨世纪2100之前(今后80年)之前,给世界人们一个“明确的、尽可能准确的答案”——中华文明究竟是何时起源?在哪起源的?

 

 

     相信,再经过三代(约80年,即到2100年之前),经过现在几十万名“历史学家和考古人员的“不断、不懈”的努力,在22世纪来临之前,应该会“水落石出”!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一个准确、明确的交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