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背景下班级区域活动的创设研讨(4月)

分类: 研讨活动 |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我园教师在区域活动的创设方面也进行了很多思考和实践,特别是在综合调研和课程游戏化推荐活动中都有班级开放了以主题式的区域活动。但区域活动的开放只是个别班级,没有让所有教师参与进来。也没有进行集中式的经验的分享交流。
一、 畅所欲言:实际问题,引发共鸣
阙华清老师:你是如何理解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自由发表观点
徐靖宇老师:体现主题目标。
王凯丽老师:主题内容和区域相结合
朱彩燕老师:根据主题目标进行相关联活动,根据幼儿意愿进行个性化学习
居洪梅老师:结合主题内容,满足幼儿兴趣需要,和主题相关的知识经验发展。
谈燕萍老师: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话题,通过谈话,在此基础上提炼孩子喜欢或可以操作的材料。
提炼关键词
材料、内容、环境、幼儿、教师指导、观察、评价等
何春霞老师:从刚刚老师的交流中我们看出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创设可以从环境的创设,区域内容的规划,教师的观察指导以及区域活动情况四个方面入手。
问题 |
选项 |
||
1.您班区域创设的方式通常是: |
A:完全依据主题内容创设,幼儿自主探究 |
B:以主题为主,结合班级幼儿兴趣调整 |
C:主题预设在先,比较随意,幼儿自由活动 |
汇总
|
0 |
19 |
1 |
阙华清老师:从调查表中看出大部分班级都是以主题预设为基础,根据主题内容创设区域活动,同时能结合各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有一部分班级是根据完全根据主题来开设的。
二、聚焦问题,互动研讨
1.聚焦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表格形式)
何春霞老师:在实际基于主题背景下的区域创设中,我们老师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在前期对老师们进行了问题的收集和整理。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自由表述解决个性问题。
问题一:每个主题活动的不同,可能会发生区域活动侧重不同,有些区域比较好开展,有的主题活动区域活动比较难开展。比如《健身小达人》的主题,美工区我们开展了棉签运动小人、绘画、毛根条运动小人等等,像科学区相对不太好开展,应该怎么办?
阙华清老师:针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解决的方法?
吴梦娟老师:比较好开展的要抓住有价值的;涉及较少的,添加节日、季节等符合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
华蕾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如用之前孩子感兴趣的进行提升,或者小书包里的物品。
钱丽老师:和班级实际情况较像,益智类可以增加测量、统计、排序。
阙华清老师: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调整,观察幼儿学习情况,教师有效指导。
问题二:玩教具和环境的准备往往占据教师过多时间,如何在不增加老师负担的情况下,丰富和更新玩具材料?
钱雯婷老师:有些材料可以重复利用;从孩子的作品中进行挑选布置环境。
王凯丽老师:孩子对老师制作的玩教具兴趣不浓,对自己带的很喜欢。所以可以让幼儿带锻炼思维、逻辑的,老师进行筛选投放。
何春霞老师:提高教师对材料的分析能力,班级材料的再利用,避免无效浪费;引导幼儿参与创作;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总结:大家群策群力,给这两个问题想出了很多好办法。
三、群策群力:共商对策,解决问题
1.集体研讨解决共性问题
何春霞老师:除了刚才的个性问题,我们还梳理了大家都比较有困惑的两个问题,大家一起看看。
问题1: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在区域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关注幼儿差异,提供不同支持来促进每个个体的发展?
问题2: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往往会以预设为主,忽略生成性与自主性,如何更好支持幼儿的自主发展,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平衡?
(1) 以年级组为单位,针对问题商讨解决策略。
阙华清老师:针对这两个共性问题,大家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接下来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班区域开展的实际情况讨论,分享一下。
小组代表交流,可结合实践案例进行交流分享:说一说你是如何基于主题背景下进行区域创设的?(区域创设中教师的思考、策略、经验等。)
各组代表结合案例分享交流。
B:哪一组先来分享一下?(小、中、大三组)
问题1:
大班赵薇老师:差异是在所难免的,并且差异很大。可以采取幼幼合作,互补;区域材料投放层次性;活动设计层次性;对能力弱的小朋友个别指导。
小班陈丽琛老师:提供材料层次性,以低结构为主、废旧材料为主;材料多样性,收集地上的树枝、瓶子等;材料丰富性。
中班居老师:基于教师对班级幼儿经验了解,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支持和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发展需要。提供低结构材料。
问题2:
大班赵薇老师:材料的投放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要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给予支持;预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及时调整。
小班陈丽琛老师:前期对幼儿经验要有所了解,关注幼儿不同的兴趣关注点。如小班春天审议后,没班呈现的是不同重点的活动。
中班居老师:基于教师观察下的预设与幼儿生成,教师引领在前,幼儿创设在后。结合班级情况。
小结:追随幼儿的需要,通过。。。。。。不断生成新的区域活动内容,不同的材料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支持幼儿构建新的经验。
其他老师有没有补充的,或者有不同的想法也可以来说说。
小结:教师需要在观察、了解幼儿活动现状的基础上反思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区域内容和材料,激发幼儿新的活动兴趣点。
阙华清老师:区域活动中幼儿是积极主动的个体,由活动引发经验,由经验又生成新的活动,幼儿的发展就是经验不断积累、丰富的过程。
何春霞老师 :我们老师做个有心人,从幼儿出发,对材料、问题、经验来引发新的区域内容。
2.主持人总结,梳理策略、方法。(表格中记录)
阙华清老师总结:(两个问题)
从主题线索引发出的区域活动内容,来源于主题活动能更好提升主题的核心价值,由幼儿在主题经验背景下引发新的兴趣,尝试新的探索和挑战,不断拓展已有经验,获得新的经验。当然,基于当下主题的区域内容规划和预设,随着主题的开展,区域活动内容也会随着幼儿的活动需求动态地生成和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幼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