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戏精神在农村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2018-01-23 10:41:18)
分类: 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当前课程改革的需求: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质性启动。新《纲要》在其各领域的目标、内容、要求和组织的实施、评价等部分的表述中,非常重视幼儿自身的“体验、“感受”;强调“合作”、“参与”、“探索”、“自主选择”;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良好习惯”的形成;提倡教师通过“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的积极互动,让幼儿去“主动构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在实施指南中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同时,省厅又提出了课程游戏化,其精神提炼为“自由、自主、创造、愉悦”8个字,并提出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将游戏活动和游戏精神贯穿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让孩子在玩中学、做中学及学中乐,其目标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幼儿园工作规程》均相互统一。

2.幼儿成长的需求:

著名心理学家认为:36岁儿童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游戏活动,亲身体验他们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一种目标方向感和自主性、创造性。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也说过: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在游戏中,儿童从事各种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又慢慢地被内化为思维活动。相反,让儿童静静地坐着学习,对他们的成长不会产生持久的作用。只有让儿童通过积极应付环境而获得的东西,才能长久地得到保持。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是通过游戏来学习。因此,“爱游戏、好嬉戏”是幼儿的天性需求和发展特点。

3.我园自身发展的需求:

首先,我园年经教师比较多,教育教学经验还比较薄弱。非专业教师也较多,在理解课程游戏化理念、在学习实践《指南》、《纲要》等书籍的目标和内容等方面上还是需要不断提升的。

其次,我园地处城镇街道,幼儿基本都来自农村家庭,家长也多为农村家长,他们的育儿理念参差不齐,科学性不够。在家时孩子的很多事情都是家长包办代替,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都相对较弱。且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中“拔苗助长”的现象数不胜数。而在当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的环境下,家长们是否能转变育儿理念、理解和支持这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形式呢?只有在幼儿园的努力和家长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更加顺利和有效的推进,游戏的“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精神才能真正在农村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也进行渗透和落实。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游戏精神:

1)游戏精神:字面理解为在一切游戏活动中的宗旨、理念和意义。

2)本课题中游戏精神是对实体性游戏活动的本质内涵的抽象升华,是游戏吸引人们参与其中的魅力所在,也正是游戏精神的融合才使教育能够以游戏的方式存在。虞永平教授将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精神提炼为:自由、自主、创造、愉悦8个字,即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应尊重幼儿的自由探索、自主操作、发挥创造、体验愉悦。

2.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幼儿在园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包括来园活动、晨间体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如厕午餐午睡活动、离园等活动。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国外研究领域现状:对于课程游戏化的课题内容在国内外都已有过一些研究,国外的研究较国内要早一些,国外幼儿园地大物博,而且班额很少,师资力量充足,在将游戏精神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时,自然环境就是幼儿一日活动最好的资源,而且在关注幼儿安全方面都有较好的物质条件和人员条件的保障。                    国内研究领域现状:国内研究起步稍微晚一些,虽然我们研究理念相同,但是研究对象地域的不同、教师素养的不同、园所文化资源的不同等,在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策略、内容等方面都必然存在诸多的不同。

2.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我们将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情况,坚持以课程游戏化理念为引领、以课程游戏化精神为导向,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学习的形式,在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利用幼儿园周边环境、资源,融合地方及本园的戏曲、苏州话、评弹等特色,将“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在农村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落实,让孩子真正在玩中学,学中乐;形成有效指导农村幼儿一日游戏活动的方法,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教育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助推我园游戏化课程项目的建设,最终提升办园品质。

四、理论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均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所谓基本活动,意味着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这是建立在幼儿“爱游戏、好嬉戏”的天性需求和发展特点之上的。同时,深化对省厅提出的课程游戏化精神“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认识,在《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研讨会纪要》中虞永平老师对课程游戏化做出了详尽的阐述,他说:“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意味着生活不但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还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意味着游戏不只是教学的手段,还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不只为教学服务,游戏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教学也应为游戏服务。”并在《课程课程游戏的意义和实施路径》中提出“课程游戏化不是把幼儿园所有活动都改为游戏活动,而是在自由游戏保证的情况下,让游戏精神落实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因此遵循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我们迫切需要将游戏活动和游戏精神贯穿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让孩子在玩中学、做中学及学中乐,这是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孩子的天性需求和发展特点。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将“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在农村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落实,让孩子真正在玩中学,学中乐。

2.通过课题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形成有效指导农村幼儿一日活动的方法,提升教学素养、教育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

3.通过课题的研究,助推我园游戏化课程项目的建设,最终提升办园品质。

(二)主要内容:

1.游戏精神的理论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通过书籍、网络、专家等资源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主要学习虞永平教授的课程游戏化,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形成随笔论文集。

2.游戏精神在农村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实践的方法研究。遵循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我们重点在集体活动、户外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中来进行研究,整理出有效的实施方法。

3.游戏精神在农村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指导能力的研究。教师通过对幼儿的指导实践,进行研讨、交流、反思等,通过再实践不断调整指导的方式方法,形成适宜、有效的指导策略,提升教师指导能力。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思路、过程:

过程设计: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16.9-2017.3

通过网络搜索、书籍学习、专家指导等方式,收集整理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理清课题思路,规划课题的研究内容、实施方法及过程设计等,写好课题申报书和课题方案。

2.实施研究阶段(2017.3-2019.9

分三个阶段来实施研究:

第一阶段:(2017.3-2018.2)再理研究思路;梳理原有研究成果;丰富完善已有做法; 建立研究制度;形成阶段成果:制定课程游戏化学习材料。

第二阶段(2018.3-2019.1)进一步研究子课题的内容,更具系统性;课题组成员做好课题资料的积累、整理工作;准备组织课题中期汇报活动;形成阶段成果:户外体锻、户外大型区域展示。

第三阶段(2019.2-2019.9)组织课题中期汇报活动,听取专家意见与建议,使课题不断完善;继续开展实践研究,并在中期汇报活动之后对下阶段的研究思路进行调整;整理阶段研究成果:集体教学(数学)游戏化课程;各子课题研究成员总结、提炼阶段研究经验,并撰写相关研究论文。

3.成果汇总阶段(2019.10-2020.2月)分析、整理各类资料;完成课题结题工作;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形成最终成果。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课程游戏化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对书籍、网络、专家等资源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深入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2.行动研究法。主要以《指南》和《纲要》的目标和内容为理论依据,运用课程游戏化“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精神为主要导向,遵循“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教师通过对幼儿一日活动的指导实践,进行研讨、交流、反思等,通过再实践再思考的循环方式不断调整指导的方式方法,形成适宜、有效的指导策略,提升教师指导能力。

3.个案记录法。针对个别孩子的行为表现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孩子前后的不同变化,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4.经验总结法。我园的区级课程游戏化项目正在逐步建设之中,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已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通过对这些有效经验的分析和总结,运用到本课题的实践研究中,让游戏精神真正渗透在农村幼儿一日活动的每一个角落。

七、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

1.课题承担着科研水平与能力的分析:

第一主持人本科学前教育毕业,已有7年在一线的教育经验,教育教学能力较强,区级评课选优二等奖,区教坛新秀,幼儿园一级教师。曾参加过区级课题的核心组成员,也独立承担过校级课题,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撰写的论文在省、区都有获奖和发表。经常外出进行课程游戏化的学习和培训,对课程游戏化的理念比较明晰,是幼儿园区级游戏化项目的核心组成员。

第二主持人是我园园长,对本课题十分重视,且无论从理念还是实践都经验相当丰富,抓管理、业务都十分精良。教育教学能力很强,获过市级开课二等奖,相城区教学能手。论文也在省、市、区多次获奖,独立主持过区级课题,教研能力显著。

课题组的其他成员也都各具才能,教育教学和研究的能力都比较强,核心组成员有我园副园长,曾主持过 “十一五”市级课题及“十二五”区级课题,教研水平较高,20几年的教学经生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能力。有2位老师也都主持过“十二五”区级课题,并优秀完成了课题的结题。组内6位核心组成员中有4位教师是区级教坛新秀, 2位老师是区级教学能手,在区级评课选优、教学基本功竞赛等活动中都分别获一、二等奖。论文也是屡次获得省、市、区一二三等奖。另外,我园具有一支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她们都在不断的学习,转变着教育观念。每人都主持或参加过校级课题,课题研究的能力都在不断提升。

2.研究基础:

我园正在进行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精神在幼儿园的落实,在项目活动的支持下,幼儿园的环境在不断地改造,能为幼儿提供大量的、丰富的、适宜的、贴近生活的环境资源。在项目建设支持下,我们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活动在学习、观摩、交流等的基础上,已有一些与课题相关的研究,如环境创设、区域布局、课程改造等都有一些成效,为本课题的实施有着较大的帮助作用。

3.科研保障条件的分析:

1)时间、制度保障:本课题历时三年,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课题研究。制定了本课题的完善的研究制度,课题经费使用范围:购置课题研究必需的书刊资料;调查、测试、文印等费用;课题研讨、鉴定、评审等小型会议费用;与课题有关的摄影、摄像、录音费用;与课题相关的学习、培训、交流的费用等。

2)经费的保障:我园园长是第二主持人,副园长是核心组成员,领导十分重视本课题的研究,也大力支持本课题的申报和实施,经费保障将十分充  裕。

3)专家资源保障:江苏省特级教师张惠珍老师的“名师工作室”就落户在北桥中心幼儿园,为我园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利的专家资源保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教育随笔2篇
后一篇:课题立项证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