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准备的教师——为幼儿学习选择最佳策略》有感(三)
(2017-02-15 15:59:31)《有准备的教师》一书,其中提及的“有准备的教师”,是指:教师必须具备有关儿童发展与学习普遍规律的广泛知识。教师需要掌握许多教学策略,并懂得因材施教,即针对不同的孩子和不同的学习内容运营不同的教学策略。并指出有准备的教师应该认识到儿童主导的学习经验和教师主导的学习经验同等重要,二者的结合是促进儿童学习经验和技能的最佳方式。有准备的教师会思考两种学习经验分别对某一领域的哪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最为有效,并且考虑如何提供进一步优化儿童学习的教学策略。怎样做一名有准备的教师呢?我觉得:
一、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精彩的可能,关键在于我们要在最关键的时刻,用最恰当的方式牵起他们的手。要从孩子的心理入手,了解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从而从根本上教育孩子、引导孩子。
二、紧抓常规,培养自律能力
结合班级幼儿在常规上的薄弱环节,如时常在教室里吵闹、活动中学习习惯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现状,教师可利用晨间谈话、自由活动的时间,常常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讨论班级常规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进行图画的记录和语言的摘录,制定成“班级公约”
三、协调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教师并不是“领导者”,而是合作者、支持者,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想法,同时给予一定的指导。
四、不断汲取知识,提升自我素养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拓宽视野,丰富内涵,开阔思路,从而在实际班级的管理过程中游刃有余。
我们要将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相结合,积累足够的个人魅力和熟练全面的教育技能,同时还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有思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思考。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称得上是一名有准备的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