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读后感
(2016-09-04 10:31:49)
标签:
教育育儿 |
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我找到了一本好书——《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我认真拜读了倪敏老师的著作《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此书共分为四个章节,每一章节里的每一篇文章前面有中外名人的教育格言,后面都紧跟着案例描述、案例分析
(二)
读了这本书,我认识到关键的一点,我们的知识是需要不断更新、储备的,不进则退,教幼儿园的老师更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见地。想想这些年教过的孩子,自觉有些愧疚。我们用着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教给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殊不知自己的眼界越来越窄,孩子的一个问题有时想很久都回答不上来。聪明的老师才能教出聪明的孩子,不管是看各种书籍还是继续进学校深造都可以使我们的经验更为丰富。那么,任何时候都不要丢弃学习,充实自己才能有更多的东西教给孩子。
人人都说爱是任何教育的开始,有爱就有了一切,可爱孩子一阵子简单,难的是永远爱孩子。什么是爱孩子?我觉得一味地引导孩子模仿自己,绝对不是爱他们的表现,爱是责任,责任就意味着持续不断地帮助孩子成长。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行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同时,自己也要成长,永远拥有纯净的童心,要在内心坚守信念,保持内心宁静和纯真,更要培养自己宽广的胸襟。学会宽容和理解,给他们表达的勇气,不吝啬你的表扬与肯定。
魏书生说过:“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成功的快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的幸福。看了《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之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拥有发现幸福的心灵。”只要有幸福的包围,那么工作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不是问题。
(三)
阅读了这本充满着正能量的书籍,我也思考我们教师该如何去发掘生活中的幸福呢?
教师的工作压力大,但教师的幸福其实很强。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试问: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是什么?我想这莫过于孩子了。孩子们有最纯真的心灵、最诚实的态度、最善良的愿望,他们集真善美于一身。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热爱和尊重每个孩子;要走进孩子的童心世界,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感情世界;要用平等的眼光去对待每个孩子,使孩子真心喜欢老师,愿意和老师成为朋友。老师对孩子的爱,从一开始就不是单方面的付出,用一颗童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用心观察孩子生活中的细节,随时可以捕捉到孩子带来的快乐:和孩子一起在湿漉漉的草丛中寻找蜗牛;一起观察操场角落的树丛里蜘蛛怎样捕食小虫;和他们一起大笑,一起狂奔,一起惊叫……渐渐地,孩子们在老师不上班的时候开始想念老师,见到老师总是跑过来簇拥着老师。作为老师只有放下自己教师的角色,以真实的自我与孩子们交往,和他们打成一片,就会发现幸福和快乐就在身边。就能体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
同时,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也要学会和同事友好相处,对工作成绩显著、经验丰富的教师要以欣赏、学习的态度与她们交往,绝不能以嫉妒、轻视的态度远离她们,应多和这些“先进分子”交流,形成积极健康地职业心理。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取长补短。多以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宽容之心对待她人。那么在工作中自己也一定能收获不少快乐。
教育中,痛苦与快乐并存,等待与炼狱同在。让我们做教师的多一点快乐是多么重要啊!生活舒心的快乐,灯下捧书的快乐,师生互动的快乐,收到贺卡和祝福时的快乐,一声问候的快乐……点点滴滴乐在心中,乐在灵魂的背后,让我们体会着酸甜苦辣。
幸福是一种体验,让孩子们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始终追求这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