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意象情景剧—《月是故乡明》

标签:
文化教育 |
分类: 诵读 |
序:选取中华意象月亮、梅花、大雁、中国红等具象元素,设计情景剧。以表演诵为主要形式,把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华意象串联起来,呈现它们独特的精神品质,师生通过剧情阐释中华意象的表象和寓意,表达对中华意象的认知和感悟,构成完整的篇章。
时间:中秋节,月圆之夜
地点:校园,老师的家。
人物:李老师,学生王强,林浩宇,赵采薇,孙鸿鸣
事件:师生讨论诗歌。
第一片段:中秋月圆之时,李老师思念远方的女儿
(大屏幕是中秋月圆的画面)背景音乐《望月》音量弱。
中秋节的夜晚.一所乡村学校的校园里。李老师正在窗前认真地批改作业。或许是有些累了,她站起来,望向窗外,一边用手敲打着酸疼的腰背。
望着月亮,李老师不禁轻声感叹:又到中秋节了。
(音乐音量渐大)
她拿起桌子上的照片(李老师和女儿的合影)一边抚摸着照片,一边动情地说,“梅子,你还好吗?妈妈想你呀!好好吃饭,别太累了——!妈妈当初是反对你去山区支教,妈妈是怕你吃不了那个苦呀!”
今天是中秋节了,妈妈早早地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豆沙月饼,可是那地方快递太慢,估计等到了你那儿,月饼也都发霉了!”
李老师说着说着,眼里泛着泪光,声音哽咽了。
(画外音:诗歌,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二片段:学生们到李老师家去,吟诗比赛过中秋
学生上场:几个孩子追逐打闹地跑上场。有的手里拿着
月饼,有的拿着苹果。有的拿着煮好的花生豆角什么的。
女生赵采薇:王强,你跑什么呀?不是说好要给李老师一个惊喜的吗?你看你,跑那么快!动静那么大!李老师肯定能听见我们的声音了!还怎么惊喜呀?!真是的!早知道不让你来了!”
男生王强:“好好好,我不跑了,行了吧!我妈妈让我捎点煮好的花生给李老师?去晚了,我怕凉了!”
李老师听到孩子们熟悉的声音,赶忙用手擦了下眼角的泪水,惊喜地打开门,迎接孩子们。
场景3:从李老师的女儿支教,引入诗歌比赛。
学生们一起向李老师问好。
“李老师,我妈妈让我给你带点煮花生,还热的呢!”王强把手里的煮花生递给李老师,好奇地问:“李老师,你知道我们要来呀?我们还想给你个惊喜呢!”
李老师(笑着):就你们几个调皮鬼,那么大的声儿,我还听不见啊?!还惊喜呢!”
赵采薇突然看见了李老师刚才放在桌子上的照片,忍不住好奇地问:“李老师,这个漂亮的姐姐就是您女儿呀?”
“是呀!她去陕西洽川支教了。”李老师回答。
“陕西洽川在哪儿呀?”“很远吗?”“没听过这个地方”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着。
李老师看着大家,面带微笑,又郑重其事地说,“洽川,是《诗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啊?!同学们都惊讶地瞪着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做出惊奇又艳羡的表情来。
李老师;“这有什么好惊讶的?!这是根据很多专家学者的探究,已经证实了的事情。”
林浩宇:两手别到身后,摇头晃脑,吟诵“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学生们一齐笑起来,“看你嘚瑟的!就会这两句吧?!”
林浩宇用手拍着自己的肚子,笑着说:“看这,——全是诗!知道什么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吗?’!。”
大家被逗得哈哈大笑!有人还忍不住用手戳了他肚子一下。
王强(不服气):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今天我们进行比赛诗歌,好不好?”
好!大家一致同意。
李老师(面带微笑): “那我们到校园里边,一边赏月,一边进行诗歌比赛。”
场景3:大屏幕校园一角。天空高挂着一轮明月。
李老师:月亮真美呀!“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同学们,还有那些关于月亮的诗呢?
王强;“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林浩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赵采薇;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王强:李老师,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月是故乡“明”呢?是故乡的月亮更大更圆码?
李老师:(笑)当然不是啦!其实呀,很多的时候,月亮,都被人们赋予了一个象征的寓意。月亮寄托着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团圆的期盼。这是一种诗歌的意象。
赵采薇:老师,我知道了。在诗歌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意象。比如,用梅花表现象征独立顽强,高雅美丽的品格。
(大屏幕出现有梅花的画面)
林浩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 梅》)
王强:怎么全是吃的呀!你几天没吃饭了!(笑)你这哪是诗的意象,是“食”的意象!
大家也都哈哈大笑。笑得孙鸿明有点不好意思了。
李老师:(微笑)其实,过年的时候,大家常见的中国红的颜色,那也是一个很好的意象。象征着咱们的日子红红火火,吉祥如意。
林浩宇:哦。怪不得,大家过年都要贴红色的对联呢。
大家都兴奋地望向天空。(大屏幕一排大雁正向南飞。)
同学们不禁赞叹:是真的很形象呢。
的。春天的时候再回来。所以,很多的诗人,常常会用大雁来表达离乡和盼望归来的情绪。你们谁能吟诵一首这样的诗来,给我们听听。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高适《别董大二首》)
李老师女儿的声音:妈,今天是中秋节。我有点想家了。好想吃你做的豆沙月饼呀!我在这边挺好的,乡亲们和孩子们都很淳朴善良。我在这里给孩子们上课,自己也学习收获了很多。毕竟这里是诗经的源头呀!妈妈,保重身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生齐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音乐起)《望月》
望着月亮的时候
常常想起你
望着你的时候
就想起月亮
世界上最美
最美的是你
比月亮更美
更美的是你
没有你的日子里
我常常望着月亮
那溶溶的月色就像你的脸庞(音乐渐弱)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