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2016-03-14 11:26:58)
分类: 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学能力》课题研究

教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高新区联合小学:洪艳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送别的古诗,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学习程度,我认为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应当以悟诗情为教学主线并把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上,发挥学生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其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教学目标:

1.会写“舍、君”2个生字,理解“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通过自读自悟大致了解整首诗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3.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全诗,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王维的资料。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擅长写优美的山水诗和抒情小诗,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代表作有《送元二使安西》《鸟鸣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2. 借助地图、资料交流渭城、阳关、西安的相关信息。

渭城:指秦时的咸阳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汉代改为渭城。 

阳关:在甘肃省敦煌县,是古代出塞必经的关口。

安西: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

从渭城到安西总共3000多公里,就算用上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骑马去,也得用上整整半年的时间!

3.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

4.指名读诗,读准字音。

1)师正音,指导多音字“朝”、“舍”

2)指导书写“舍”、“君”。

5.这首诗是一首(          )诗。

二、解诗题

1.板书课题(送元二使安西)。

2.师生交流课题。

1)谁送谁到什么地方去?(王维送元二到安西去)

2)使:出使。古代出使,一般是皇帝的圣旨,当时元二奉命出使安西,是为国家守护边陲重镇。

3)元二:姓元,在兄弟中排行第二。有个人姓董,在家里排最大,他的好朋友就称他董大,高适就写过一首送别诗--《别董大》。

3.学生带着理解再读课题。

三、朗读古诗,说说大意

1.出示要求,自由读诗。

2.四人一小组交流诗歌大意。

3.指名汇报,说说诗歌大意。

4.了解“柳”的含义。

师:渭城的景色美,但诗人只写了“柳”,因为“柳”与“留”谐音,在我国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表示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李白有一句诗就是这样写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了解“故人”的含义。

师:你知道哪句诗句也曾出现“故人”?(“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除了“故人”,诗句中还经常用哪个词来表示好朋友?(知己)就像“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6.师生合作读诗,初步读出离别之情。

四、想象画面,体会诗情

1.朗读古诗,想象画面。

1)抽生感情读诗的前两句。

师:苏轼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样的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交流,师引导概括出“朝雨新柳图”

2)学生齐读诗的后两句。

师:前两句诗勾勒出一幅“朝雨新柳图”。这两句诗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师引导概括出“饮酒临别图”)

2.出示图片及词语,师生合作读。

渭城      3000多公里      安西

     (路途遥远、艰险)

山清水秀                黄沙满天

生机勃勃                人烟荒芜

甜甜的故乡水              举目无亲 

浓浓的家乡话              乡音不再有

师生合作读:渭城            ,安西         

3.创设情境,感悟诗情

师:此时此刻作为元二的好朋友,王维心中肯定有很多话要对元二说。假如你就是王维,你劝元二喝了一杯又一杯,边喝你会说什么呢?

出示:王维举起第(   )杯酒,(       )地对元二说:(“                              。”)

五、课外拓展,学习积累

1.学生交流搜集的送别诗。

师:离别是一首诗,离别是一首歌,离别是一段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感,你能说说其它送别诗吗?

2.出示老师搜集的送别诗及名句: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高适

海内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六、作业设计,培养习惯

1.搜集其它关于送别的古诗,借助工具书自学。

2.试着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板书设计:

送 元 二 使 安 西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王维         元二

依依惜别

另附《送元二使安西》课前预习题卡

 

                         《送元二使安西》预习题卡

 

 

 

 

生 字 新 词

1. 给下列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渭(         浥(         劝(        

     )雨            客(    

     )代                 )不得

2.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使:

浥:

更尽:

                  

 

查 阅 资 料

 

1.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王维。王维是(     )代著名诗人,代表著有(       )、(         )等。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渭城、安西、阳关的资料。

3. 搜集学过的送别诗。

 

熟 读 诗 文

1. 认真读诗文五遍。

2. 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初步理解诗文大意。

 

 

预习中的疑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