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2016-03-04 09:19:49)分类: 教学设计 |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补充内容课本126页至130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四、教学难点:如何让绝大部分孩子掌握用假设法来解决这一相关问题。
五、教学具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激励创氛
(二)、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1.谈话引入
师:好,同学们,前一向大家辛苦了,和老师一起学习了很多复杂的图形,复杂的分数计算,今天老师让大家放松一下,一起来学习一节关于小动物的新知识,小动物大家喜欢吗?第一个小动物,(板书鸡),第二个小动物,(板书兔),咦,有些人怎么看到这两个字,想学他叫,想把它画下来,这是数学课哟,好,请你用数学语言描述它·······
生:回答(鸡有两条腿,兔有四条腿)
2.揭示课题
师:这可不是李老师发明的数学游戏,这是我们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的数学趣题,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说道古代数学,我们前两天刚学到一个知识,对,派,圆周率,是另一部古代数学著作《周笔算经》中提到的知识,古代数学家谁把圆周率精确到7位小数的,对,祖冲之,比国外科学家早上千年呢,厉害吧,我们的先古聪明吧,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骄傲不骄傲,好,作为他们的子孙,长江前浪推后浪,我们应该比他们更聪明,好来吧,刚才我说要把鸡和兔关在一起,继续计算他们腿的总数,请看课件
3.课件出示图表
鸡 |
4 |
2 |
3 |
? |
7 |
2 |
|
兔 |
3 |
5 |
? |
4 |
4 |
3 |
|
腿 |
20 |
24 |
18 |
18 |
30 |
16 |
|
22 |
20 |
师:提问学生,答的很好,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说计算过程
4.故事引入例1
师:你们太聪明了,我都考不倒你们了,现在我要讲个故事,来考你们,仔细听哟,(故事略,重点讲少了8条腿),下一个故事,(多了4条腿的故事,)
(三)合作探究
这么难的题同学们都攻克了,真了不起,那《孙子算经》中的原题是怎么说的呢?请翻看课本126页阅读,然后课件出示原题,(转化为较为简单的例1)
(1).我们先来猜一猜,学生猜测,能不能乱猜,围绕着什么,还有你们这样猜,有点零乱,能不能有顺序的猜一猜(出示课件)
鸡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0 |
兔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脚 |
16 |
18 |
20 |
22 |
24 |
26 |
28 |
30 |
32 |
师提问一:我们随意猜一猜,也可以有顺序的来猜。(课件出示下面的空白表格)
师提问二:按顺序列表的方法,也就是用列表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请仔细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同座交流。
师提问三:通过列表,你们觉得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好吗?有好处,逐一的验证,每个都排除,答案很准确,不会遗漏。那如果下一次让你猜,你会这样?
生:我会从中间猜起,哦(出示新的列表,学生指着验证,引出折中验证法)
(2)假设法
①假设全是鸡
分小组讨论:假设笼子里全是鸡,会怎样?
假设笼子里全是鸡,就有2×8=16只脚,而笼子里实际有26只脚,这样就多出了26-16=10只脚,而1只兔比1只鸡多2只脚,这样就有10÷2=5只兔,鸡的只数就是8-5=3只了。
师:说得多好哇!下面我们边看图边分析(课件演示)
②假设全是兔
师:我们再回到表格中,看看左起第一列中的8和0是什么意思?
生:假设笼子里全是兔。
师:先用假设全是鸡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假设全是兔又应该怎么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同桌边讨论边写算式。
(学生讨论写算式,然后指名板演展示。)
师:这是一位同学写的算式,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想的。
生:假设笼子里全是兔,就有4×8=32只脚,这样笼子里实际的脚数就比假设的脚数少了32-26=6只脚,1只鸡比1只兔少2只脚,这样就有6÷2=3只鸡,也就知道有8-3=5只兔了。
课件演示:“假设法” 中假设全是兔的情况。
师:在列表的基础上,我们想到了两种算术方法。回头看看这两种方法的第一步,一个假设全是鸡,另一个假设全是兔,我们给这两种方法起个名字吧。(假设法)还有什么号方法?
生:方程法,
师:恩,我也很期待,因为你们应该知道李老师就是方程迷,方程的粉丝,留在下节课吧,大家期待吗?不过,现在我要检验你们今天会用这两种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吗
(四)、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孙子算经》中的原题
2、课件出示 动物园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几只?
提问:根据图中你能了解什么信息?龟、鹤分别相当于鸡兔同笼问题中的谁?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3 有38个同学去游乐园划船,共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大船每条乘6人,小船每条乘4人。大小船各租了几条?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中国古代数学趣题鸡兔同笼,并学会了两种破解方法:列表法、假设法。其实1500年来,鸡兔同笼问题受到了历代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的亲睐,他们研究出了许多的解题方法,并且从中得到了许多的研究数学问题的数学思想。老师希望同学们继承和发扬他们这种不断追求的精神,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附: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