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学叫》教学设计
(2021-02-05 20:06:34)| 分类: 教学设计 |
《小狗学叫》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教学内容】 三
年级 语文(学科)(上册)第 四
单元第 14 课
【教学主题】《小狗学叫》
【课 时】一课时
【目标制定的依据】
(一)课标相关陈述与解读
1、学科课程标准相关阶段内容陈述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2、课标解读
(1)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2)在课堂教学中落是单元目标,发挥想象力,预测故事的结局,让学生知道预测的方法,并从故事中得到一点启示。
(二)教材分析
1、单元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预测”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重点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感受阅读的乐趣。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童话故事,学会预测故事情节,续编故事。
2、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作者以新奇的想象,讲述了一只不会叫的狗学叫的经历。文章以对话的形式刻画了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一段心路历程,不同形象暗示了形形色色的人所构成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三种结局则提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会造就不同的人生之路。透过简单的故事情节,能给学生的人生成长做出不同的启示。可以说是一篇非常适合学生阅读的佳文。
(三)学情分析
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有一颗童心,对童话比较喜欢,文本内容不是很难,学生应有话可说,能参与到文本的解读中。但三年级的孩子刚刚进行习作训练,个别孩子说话时的意思还表达不清楚,所以要鼓励孩子多说,多写,多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吗、讨、厌”等11个生字,读准“吗、担、压、中、弹”
等5个多音字。
2.能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
3.能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家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边阅读边预测的乐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1、1.学会本课“吗、讨、厌”等11个生字,读准“吗、担、压、中、弹”
等5个多音字。
2. 能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
难点:1、能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
【基于目标的评价设计】
评价任务一: 通过检查预习,读课文,纠正错误完成目标1。
评价任务二: 通过学生自读、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完成目标2。
评价任务三: 通过交流,老师的课件出示,对比阅读,完成目标3。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小狗的图片
你喜欢狗吗?你知道狗是怎样叫的吗?可是有一只小狗,它是不会叫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小狗学叫)
2.尝试预测内容。
看到这个题目, 你会产生怎样的疑问?
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
狗怎么会不会叫呢?不会叫怎么办啊?是不是得学啊?
二、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
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 有些还比较难, 不知道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给大家领读一下?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领读, 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干吗 讨厌 发怒 批评 来访
担保 压根
差不多 忍着 模仿
百发百中 子弹 发疯 汪汪 搞不清
3.出示生字, 领读。
吗 讨 厌
怒 批
访 担 压
差 忍
模 中 弹 疯 汪 搞
4.在这些生字当中有一些是多音字, 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你知道它们是哪些吗?
学生圈出多音字。
辨析多音字“吗、压、担、中、弹”的读音, 在下面的括号中写出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预设:
a.行吗( )
干吗(
)
b.压( )力
压(
)根
c.担( )心
重担(
)
d.中( )国
打中(
)
e.子弹( )
弹(
)琴
三、朗读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预设:
角色分配:不会叫的狗、没有狗的国家的“它们”、小公鸡、狐狸、杜鹃、猎人、旁白。
2.在读书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小组讨论解决。
四、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 探究下列问题:
1.课文中的小公鸡、狐狸、杜鹃和猎人是如何看待这只不会叫的小狗的?
2.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呢?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小组自由讨论。
五、成果展示
小组展示探究成果。
1.课文中的小公鸡、狐狸、杜鹃和猎人是如何看待这只不会叫的小狗的?
预设:
小公鸡——关心小狗, 诚心诚意地教。
狐狸——嘲笑、看不起。
杜鹃——怜悯、关心, 诚心诚意地教。
猎人——厌恶、猜忌。
2.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呢?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预设:
(1)不幸、可怜——它不会叫, 虽然学会了两种叫声, 却依然不能像其他同伴一样有正常的生活。
(2)勤奋刻苦——它一遍又一遍地练习, 不辞辛苦。
(3)有尊严、有追求、不甘人后——当发现自己不会叫之后, 积极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虽遇到困难却从未放弃。
还可以有其他的观点。
六、预测小狗的结局
这样一只可怜, 但有尊严、勤奋的、有人生追求的狗, 我们都期盼着它有一个精彩的人生结局。而课文设计三种结局, 请快速默读,
并说说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结局, 为什么?
自由发言, 说一说自己预测的结果, 只能选择一种结尾。
出示图片, 并提示三种不同的结尾。
1.不会叫的狗跟小母牛一起生活。
2.不会叫的狗跟农民一起生活。
3.不会叫的狗跟猎狗一起生活。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
童话的魅力是非凡的。换一种角度去看, 我们的人生同样精彩;人应该找到自己的位置, 找到真正的自我。
七、与原文对比阅读
1.老师出示原文,阅读,并与自己的预测进行对比。
2、在文章中“不会叫的狗”代表什么样的人?公鸡、杜鹃、狐狸、猎人代表一群怎样的人?
预设:
小公鸡、杜鹃代表乐为人师、热情、富有同情心, 但盲目帮助别人的人。
狐狸、猎人代表贪婪、狡猾、冷酷的人。
“不会叫的狗”代表出身不幸、值得可怜的人, 但“不会叫的狗”又有勤奋好学的品质, 它又不甘落后、有追求、希望学会叫,
有尊严地活着。
3、.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
教师总结:选择决定人生, 不要迷失自我!
八、推荐阅读:
《窗边的小豆豆》,你猜一猜这本书会讲些什么内容呢?
板书设计:
小狗学叫
小公鸡
杜鹃
奶牛
可怜不幸
狐狸
猎人
?
农民
勤奋努力
嘲笑
枪击
猎狗
有理想
课堂检测:
要求:阅读下面的短文,预测故事的结尾。
小牛和老骡子
有一段时间,老农夫一直用小牛和骡子一起耕作,耕作相当辛苦。年轻的小牛对骡子说:“今天我们装病吧,休息,休息。”老骡子却答道:“不行啊,我们需要工作做完,因为耕种的季节很短啊。
但小牛还是装病了,农夫给它弄来新鲜的干草和谷物,尽量让它舒服些。等老骡耕种回来,小牛询问地里的情况如何,“没有以前耕种得多,”老骡子回答道:“但我们也耕种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小牛又问道:“老家伙说我什么没有?”“没有。”老骡子回答。
第二天,小牛还想偷懒,就再次装病。当老骡子从田间回来时,小牛问道:“今天怎么样?”“还不错,我认为。”老骡子答道。“但耕种得还不是太多。”小牛又问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