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新唱《春晓》教案

(2015-10-15 17:24:50)
标签:

杂谈

分类: 校本课程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 、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课时分配: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欣赏《春之歌》、《春晓》,能够在聆听后对音乐主题、结构、音色(人声、乐器)等留有印象,并能根据个人的认识对作品的创作手法进行评价。

2、尝试以“春”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并以图形谱的方式记录自己创作的音乐。 

3、能够从“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欣赏《春之歌》、《春晓》,能够在聆听后对音乐主题、结构、音色(人声、乐器)等留有印象,并能根据个人的认识对作品的创作手法进行评价。

教学难点 :尝试以“春”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并以图形谱的方式记录自己创作的音乐。

教学准备:录音机  磁带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说春:营造学习氛围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确,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生:春天充满着生机。 

生:春天可以放风筝。 

生:春天到了,可以脱去厚厚的冬装,换上漂亮的春装…… 

二、品春:感受春天的意境 

1、以《春天来了》的片段音乐作为欣赏序曲,利用多媒体课件边听音乐边欣赏画面。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感受此段音乐的情绪及表现的内容。 

师:同学们,你能感受到此段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吗? 

生:冰雪融化的情景。 

生:万物复苏的情景。

 生:人们愉快的心情。

 师:生动地表现了大地回春、春意盎然的景象及其带给人们的那种惬意、舒适的内心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哼唱其中的主要旋律。 

(师生用轻柔声演唱,还可用竖笛或口琴演奏) 

师:请同学们再一次去感受春天的气息。(观看风景录相,复听) 

2、以“春”为主题进行活动交流 

师:你看到春天的景色了吗?请同学们画画春天的画,背背春天的诗歌,唱唱春天的歌曲。 

生:各自活动后展示、评价 

3、欣赏《春晓》,听辨人声,学习图形谱。 

师:刚才我们齐诵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洞天。整首诗像行云流水一般平易自然,却悠远深厚,给人无穷的想象。青年作曲家陈怡把此诗谱写成了一首出色的无伴奏合唱曲。它充分发挥人声的表现力,不仅用歌声,还用不同的词,以似谈非谈、似唱非唱的声音造成音色变化来描绘意境和场景。请同学们边听边注意它用人声模拟了哪些声音。 

(师生共同欣赏《春晓》) 

生:风雨声。 

生:京剧伴奏的声音。 

生:鸟鸣声…… 

师:除了人声以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乐器声或生活中一些物品发出的声音来模拟自然界中的声音来描绘意境和场景。 

(师生共同欣赏《春晓》图形谱,并模仿) 

三、悟春:揭示春天的内涵

 师:请你说一、二句赞美春天的话。 

生:万紫千红总是春。 

生:春天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 

师:春天是恬静的、活泼的、绚丽的。它属于我们大家。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美好春光,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能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来说一说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春天) 

播放一组表现春天的图片,欣赏,进行发声练习.

春天来了,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春天的诗歌呢?能为大家朗诵一下吗? 

2、唐朝诗人孟浩然写了一首描写春天的诗,题目叫《春晓》。大家知道古人读诗是讲究韵味的,你觉得怎么读才有韵味?来找找感觉,读一读。 

同学们读的真不错,你们听出来是哪几个字读的长一些么? 

三、歌曲学习 

1、现代的作曲家为古诗配上旋律,使他们成为好听的歌曲,叫做古诗新唱,同学们,想领略一下古诗歌曲的魅力吗?请欣赏《春晓》。 

2、这首歌曲中有没有某个字唱的长一些呢?你可以在这些地方加上你认为合适的动作,比如摇晃一下身体,用手势等等。再次欣赏《春晓》,学生活动。 

3、歌曲中除了有歌声还有什么声音?(朗读声)大家一起来学一学有节奏的朗读。 

A、先拍出节奏,注意休止符。 

B、按节奏读歌词 

4、播放歌曲的录音,请大家轻声跟唱1---2次。

5、歌曲中唱到了“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我们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一下风声吧。(二声部的合唱部分) 

6、二声部和节奏朗诵合作,全班分成3组。

7、随伴奏轻声演唱,提问:怎样的速度与力度能表现宁静的气氛?,提示学生用较弱的力度演唱。 

四、教师小结

我国的诗词文化渊源流长,还有许多的古诗词都在现代音乐家的笔下变成富有韵味的古诗词歌曲,焕发了新的光彩,以后我们还要学习更多的古诗词歌曲。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歌曲的表情整齐的唱歌,并且准确的表现歌曲。

2、在歌声中抒发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3、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歌词编创活动,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与古诗词的完美结合,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教学准备:录音机,钢琴  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春晓》

1师:我们都知道古人读诗讲求要有韵味,你觉得怎样读诗才有韵味?谁能来示范一下吗?我们就以《春晓》这首诗为例。

刚才几个同学读的都很好,他们有的摇头晃脑,有的知道把某个字读的稍微长一点,你们听出来是哪个字了吗?

那么,你们觉得一直摇头晃脑好不好呢?那我们就换一种方法,只在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上面摇晃一下是不是会好点儿呢?

春天

摇头晃脑、拖长音……

是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

不好,尝试换一种方法。

2. 读诗

3、复习演唱《春晓》

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的钢琴,一起来轻轻的、慢慢的唱一下这首歌。

老师注意范唱。

有没有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表演一下,可以带上你的打击乐器。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

三、歌曲表现 

给音乐选择合适的乐器,自定节奏演示,如碰铃、三角铁、双响筒等。 

四、歌曲延伸 

我国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还有许多的古诗词都在现代音乐家的笔下变成富有韵味的古诗词歌曲,焕发了新的光彩,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其中的一首歌曲《咏鹅》,这也是我们下节课要学的歌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