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生本课堂
(2014-11-24 08:52:05)
标签:
教育 |
如何落实生本课堂
听了爱霞的研究课《倍的认识》,就如何落实生本课堂谈两点感受:
1、
“我替xx补充一下”“我可以说的更明白”……本堂课上我们多次听到这样的声音。
“我知道标准量变了,比较量不变,倍数就变;比较量变了,标准量不变,倍数也变。就像我们慢慢长大一样”这是一个学生在谈课堂收获时的发言。
“这个班的学生思维怎么这么活跃啊”这是听课老师的评价。
我认为学生的精彩表现缘于教师的转变,教师一变,学生就变。因为老师能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作为共同学习的伙伴,给予他们发言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会想说、敢说,才会呈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交流碰撞的鲜活场景。我们看到本节课上教师没有因为孩子表述不清而随意打断,每个环节都是让有想法的学生充分表达后再进入下一环节,没有因为赶着完成教学设计而阻止学生的发言。这样的课堂才会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才会出现孩子由学习“倍”的知识联想到他的成长过程,尽管不太恰当,但这是孩子最真实的感悟,是发自心灵的。一节数学课能让学生有如此深的感悟,这种感悟所产生的价值或许远远超出对知识获得。这样的课堂才是以生为本、灵动的、富有生命气息的课堂。
2、教学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做到以“学”定“教”。
本节课不足之处是没有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做充分的预估,课堂还是以“教”定“学”,没能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调整教学策略,落实以“学”定“教”。
课前与爱霞一同研讨过教案,对“倍”概念的理解,我们设计的方案是通过直观图示让学生明确“表较量里面有几个标准量,就是几倍”。当课上出示图
胡萝卜:○○
红萝卜: ○○
师:红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
生:4倍
师:为什么是4倍?
说容易,做很难,落实“生本课堂”还要我们不断的摸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