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懂得‘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读《史记·货殖列传》有感
(2014-11-20 08:33:54)
标签:
教育时评文化历史情感 |
‘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就是:求富,是人的天性,这无需学习却都想得到。
司马迁认为:追求财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欲望,‘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所以尽管人们的社会角色不同,其行为表现各异,但其核心目的都一样——物欲、求富。换言之,在人类的物欲、求富的洪流面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然而,所谓‘顺之者’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其实也各有不同,或‘因势利导’,或‘推波助澜’,或‘随波逐流’,或‘特立独行’,……不一而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能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应对方式何等困难啊!!
摘录《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二十九》中,段落于下:
【原文】
由此观之,贤人深谋于廊庙,议论朝廷,守信死节隐居岩穴之士设为名高者安归乎?归于富厚也。是以廉吏久,久更富,廉贾归富。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qian]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奸,掘冢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cuan]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骛[wu]者,其实皆为财用耳。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揳[xie]鸣琴,揄[shu]长袂[mei],蹑[nie]利屣[xi],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弋[yi]射渔猎,犯晨夜,冒霜雪,驰坑谷,不避猛兽之害,为得味也。博戏驰逐,斗鸡走狗,作色相矜,必争胜者,重失负也。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xu]也。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赂遗也。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此有知尽能索耳,终不余力而让财矣。
【现代汉语译文】
这样看来,贤明的人应当在政府出谋划策,在朝廷议论国政,那么以守信死节为志的隐士其崇高名望如何实至名归呢?都不得不归宗于富裕厚实啊。于是久居其位的廉洁官吏,任职久了也得变为富有,廉洁的商贾其目的终归于富有。追求富有,乃是人的情志天性所致,这是不必学习而都有的欲望。在军旅的壮士,之所以‘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是因为重赏使然。在闾巷的少年,之所以‘攻剽椎埋,劫人作奸,掘冢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骛’,其实都为的是求财而已。当今赵女郑姬,之所以‘设形容,揳鸣琴,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以声色娱人,也奔的是致富。游闲的公子哥儿,华丽服饰,豪车随从,也是为的显示富贵。渔猎的人,‘犯晨夜,冒霜雪,驰坑谷,不避猛兽之害’,为的是获得美味。‘博戏驰逐,斗鸡走狗,作色相矜,必争胜’的人,乃是重视赌博输局丢失了财富。用医方养生的人,焦虑精神极尽所能,为的是多吃几年饭。官吏士人‘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终结于收受贿赂,也是为财。农、工、商都会囤积居奇,也是在令财富增加。全都是只知道索取,始终不会出力推让财源。
http://blog.sina.com.cn/u/5124979397
木工Lee 201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