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说‘趋利避害’——人之天性——读《庄子·内篇·卷二·应帝王第七》篇有感

(2014-11-09 10:56:15)
标签:

教育

历史

时评

文化

时尚

庄子是借楚狂‘接舆’之口,用鸟与鼷鼠的行为说明:‘趋利避害’是动物的共通天性,人亦如是。鄙人以为:庄子‘趋利避害’乃人之天性的看法,较之儒家的‘人性善’说、法家的‘人性恶’说,更为贴切!

作为人的统治者——君主而言,发号施令仅仅是表面的治理行为。面对号令,被治理的对象是人,人也必定有‘趋利避害’的天赋。一旦号令与庶众的愿望有所抵触、有所矛盾时,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必定会出现。

面对人的‘趋利避害’之天性,对于社会的治理,‘法治’与‘人治’(或称‘德治’)是社会治理的两面,两者其一方永远不可能完全的替代另一方,充其量只是有所偏重、侧重而已。

 

摘录《庄子·内篇·卷二·应帝王第七》篇中,寓言人物肩吾与接舆的对话于下:

【原文】

肩吾见狂接舆。狂接舆曰:“日中始何以语女?”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敢不听而化诸!”狂接舆曰:“是欺德也。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蚉[wen]负山也。夫圣人之治也,治外乎?正而后行,确[que。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且鸟高飞以避矰[zeng。矰,隿yi射矢也。]弋之害,鼷[xi]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而曾二虫之无知!”

【现代汉语译文】

肩吾会见楚狂接舆。楚狂接舆说:“中午我跟你说什么来着?”肩吾说:“你告诉我:为人君的人,用自己发出的经典、模式、道义、法度的命令,人们谁敢不听从而接受这些的教化!”楚狂接舆说:“这是欺骗道德啊。这些对于治理天下,就像是涉越东海穿凿黄河,令蚊虫背负大山。圣人的治理,是这样治理表面吗?正己而后施行,确实能成其事罢了。况且鸟之所以高飞,为的是躲避罗网羁绊之害;鼹鼠之所以在山丘之下深穿洞穴,为的是躲避烟熏凿穴之患。然而你能说这两种动物无知吗!”

http://blog.sina.com.cn/u/5124979397

木工Lee 2014-11-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