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在中国———读《尚书·周书·泰誓篇》及《史记·齐太公世家》有感
(2014-09-12 09:27:43)
标签:
军事历史教育收藏股票 |
…惟受罪浮于桀。剥丧元良,贼虐谏辅。谓己有天命,谓敬不足行,谓祭无益,谓暴无伤。厥监惟不远,在彼夏王。天其以予乂民,朕梦协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天视[视,瞻也。瞻,临视也。临,监临也。监,临下也。]自[zi。自,鼻也。象鼻形。]我视民,天听[xin。听,笑皃。Ting。聽,聆也。聆,聽也。此处应为‘听’而非‘聽’的简化字。]自[zi]我民听[xin]。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我武维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勖[mao。勖,勉也。]哉,夫子!罔或无畏,宁执非敌。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呜呼!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请注意历史公认的贤德之帝王周武王姬发的宣示:‘天视自,我视民;天听[xin]自,我民听[xin]。’这是中国历代最高统治者共同的理政、治民理念。
三个关键词:
- ‘视’字[视,瞻也。
瞻,臨视也。 臨,监临也。监,临下也。] 有上对下监视的含义,可引申为监视、管理、治理的意思,而决非现代汉语单纯作‘看’的解释; - ‘听’字[读作:xin。听,笑貌。‘聽’读作ting。聽,聆也。聆,聽也。此处‘听’并非‘聽’的简化字。]是欣喜的样子的意思,可引申为欣喜、高兴、喜欢等含义;(若把‘听’作‘聽’的简化字解,此句解为:‘上天管着我,我管理人民;上天听我的报告,我的人民听报告。’不太通,显然这里的‘听’不是‘聽’的简化字,而应读作‘xin’。)
- ‘自’字[读作:zi。自,鼻也。字象鼻形。],虽然是‘我’的意思,却大大不同于‘我’,而是含有最高、最大、最前置、至高无上的意思,也就是最高统治者的代名词之一。
因此,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上天管着我,我管理人民;上天喜欢我,我的人民就高兴。言外之意就是:能管我的只有上天,人民没有权力管我;人民高兴是因为上天喜欢我。逆否定理就是:上天不喜欢我,人民就不高兴。哪里还会有现代意义上‘德先生’的‘民主’呢?!中国自打有皇帝那天起,就没有‘民主’这一现代政治学概念。中国的‘民主’一词就是为‘民作主’或是作‘民之主’的意思,而决非‘民众自己作自己的主’的意思。所以中国人,从最高统治者直到人民大众骨子里从来就没有现代政治学含义的‘民主’概念,却是早就把为‘民作主’、作‘民之主’的民主概念铭刻在了民族的DNA里了。
十二年,初,襄公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及瓜而代。往戍一岁,卒瓜时而公弗为发代。或为请代,公弗许。故此二人怒,因公孙无知谋作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使之间襄公,曰“事成以女为无知夫人”。冬十二月,襄公游姑棼[fen],遂猎沛丘。见彘,从者曰“彭生”。公怒,射之,彘人立而啼。公惧,坠[zhui]车伤足,失屦[ju]。反而鞭主屦者茀[fu]三百。茀出宫,而无知、连称、管至父等闻公伤,乃遂率其众袭宫。逢主屦茀,茀曰:“且无入惊宫,惊宫未易入也。”无知弗信,茀示之创,乃信之。待宫外,令茀先入。茀先入,即匿襄公户间。良久,无知等恐,遂入宫。茀反与宫中及公之幸臣攻无知等,不胜,皆死。无知入宫,求公不得。或见人足于户间,发视,乃襄公,遂弑之,而无知自立为齐君。
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内的弑君争立龌龊下作、荒诞不经的故事中,那位负责管理齐襄公的鞋的小人物——主屦者茀却有着别样的色调,请注意这一职务名称‘主屦者’,这位名叫茀的人是为齐襄公的‘屦’作主的角色。他,前者因齐襄公自误丢失了鞋,而被齐襄公鞭打三百;其后身负鞭伤踉跄出宫,遇到想要谋杀襄公而自立的公子无知及其同伙想要借助茀搜寻襄公,茀的反应、举动让我们当代人费解。茀首先以自己的鞭伤取信于无知,阻止了杀手立即入宫,自己得以脱身先行入宫,进宫后先将襄公藏匿于户间,然后组织人力攻打无知等杀手,不幸战死。这位小人物主屦者茀到底心里想了些什么,才作出如此举动呢?其实很简单:茀很明白,自己只是个为屦作主的小人物,而襄公却是‘为民作主’,也包括为茀自身作主的大人物,主人惩罚自己,即便自己有冤屈,但终究那是主人;有人要杀自己的主人,无知的这种行为才突破了茀内心的底线,自然会有如此举动。茀的举动与雍林人杀齐君无知行为方式虽然迥异,但出发点却如出一辙。雍林人杀掉弑君自立的齐君无知,是因为无知自立为君的来路不正,方式背德,但‘唯大夫更立公子之当立者,唯命是听’。请注意:自发诛杀齐君无知的雍林人将对合法的新立之君依然会是‘唯命是听’。这足以看出庶民大众对‘民主’及其‘民之主’的看法。到此,也会提出疑问:这都是古代的例子,时过境迁了,现代已经大不相同了。非然也!古与今之‘同’与‘不同’、‘变’与‘不变’请慎思之!
http://blog.sina.com.cn/u/5124979397
木工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