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朝花夕拾》读后感——温馨的回忆,理性的批判

(2018-09-15 11:34:46)
标签:

七年级

分类: 周记

最近我看了一代大文豪,鲁迅的散文《朝花夕拾》。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鲁迅小时候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这十篇散文中,要说使我最印象深刻的几篇,不得不说一下《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以及《二十四孝图》了。《狗·猫·鼠》中我认为好的语句是: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

在《狗·猫·鼠》里,鲁迅先是写了仇猫所被人讥讽的经历,再是所仇猫的原因,是因为他养的隐鼠被猫吃了,后来才知道是被自己的保姆“长妈妈”踩死了,但是长大后的他对于猫先是欺凌,再是同情,且用“猫”来批判了封建社会中的某些人,欺压弱小,阿谀奉承。

再说说《二十四孝图》这篇散文,主要就是揭露封建迷信对于近代人的破坏。""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他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写了在他在阅读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其中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两件事。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北京称为小鼓,盖即鼗也,朱熹曰:鼗,小鼓,两旁有耳;持其柄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咕咚咕咚地响起来。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装佯,侮辱了孩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页,便急速地翻过去了。

从这些散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对于当时旧社会的担忧以及对一些人行为的失望,有人这么解释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理性的批判。”我认为说的很对.鲁迅,用笔做武器,在很多他的文集中可以看出,所以,朝花夕拾所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篇散文的收获,还有更多的对当时社会的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