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浮来山上数罗汉
(2015-10-20 11:11:26)
http://s6/mw690/005AOw4Vzy6WlDe1Xmt95&690
第一次来浮来山时是去莒县探望启珍兄住院的父亲,珍兄诚邀游览当地名胜——浮来山。那时的浮来山虽有耳闻,远不如现在。偏僻、路窄、荒芜、破旧,虽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却知者甚少。山下仅有的一家小饭店,因同时接待了我们九位食客被“感动”,就带我们免费上了山,全程游览不见几个客人。时隔十五年再一次来到浮来山,宽阔的旅游大道、气派的景区大门、进进出出的各地游客,完全改变了我对浮来山过去的印象。
现在的浮来山又有什么新变化哪? http://s1/mw690/005AOw4Vzy6WlDuYaiI10&690
我与家人边走、边聊、边看。山还是那座山,配套设施、景点路标,一应俱全;庙还是座庙,千年古刹、三教供奉,香客不断;楼还是那座楼,刘勰校经、郭老题匾,古朴灵秀;树还是那棵树,七搂八拃、遮地亩半,传说动人。老景点耐人品味,新景点让我好奇。我们顺着游览路线走过怪石峪,回眸飞来峰,歇脚文心亭,祈祷定林寺,同撞平安钟,品赏寻根馆,向着山顶的福寿阁走去。沿山路拾级而上,穿树林再往里走,一道极其壮观的风景让你放慢了脚步。横览,或独立、或三五围坐,纵观,或并排、或结队成群,近瞧,面目不同、神态各异,远望,时隐时现、似无尽头。这阵势如天兵突降,比众仙赴会,哇!难道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了西天佛国。这里就是被称为中国第一的露天彩塑罗汉雕塑群——浮来山五百罗汉。
http://s1/bmiddle/005AOw4Vzy6WlDKEdMce0&690
五百罗汉的传说在佛经中是常见的,例如西晋竺法护译有《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佛灭度迦叶尊者与五百阿罗汉最初结集三藏。《舍利弗问经》中说,弗沙秘多罗王毁灭佛法后,有五百罗汉重兴圣教。诸如此类说法甚多。一般指佛释迦去世后参加第一次经结集的五百比丘,以大迦叶和阿难首。至于五百比丘的其他人,除知名的十大弟子外,一般没有名号的记载。然而,在我国流传的五百罗汉却都有名号,这在佛经中是找不到的根据的,是宋人的附会之说。浮来山五百罗汉塑像阵,摆脱了一般塑造佛像的成规,造型逼真,神态各异,独出匠心,别具一格。有的和蔼可亲;有的怒目而视;有的是长手想摘日;有的是赤脚要下海捉鳖;有的则腾云驾雾,遨游太空;有的却在窃窃私语或开怀大笑;或全神贯注倾耳谛听;或凭栏默立俯首沉思。披袈裟的、穿长衫的、赤胸露背的,装束有别,持如意的、牵白马的、捧钵挑担的角色明显,这些通过宗教题材而塑造的武生、官员、学者、和尚、老人、儿童及其它行业劳动者的生动形象,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群像虽各自不一,但间隔得体,相互呼应,色彩协调,显得十分自然和谐。
http://s6/bmiddle/005AOw4Vzy6WlDVLfXn15&690
是五百罗汉?我们走着、数着,一个、两个、三个......五十、六十、一百......数了左边的,查着右边的,“不对,那个躺着的没看到”。三百零九、三百一十,“唉,把那个喝酒的又忘了,再从来”,三百零九、三百一十、三百一十一......。瞧,这位认真的样子,似乎在恭听同伴讲参加过王母娘娘庆寿的自豪;看那位,坐在麒麟身上,用手扶摸着丹顶鹤的头,是刚从天宫回来吧?站在路口的这位胖和尚,穿着红袈裟,露着大肚皮,满脸笑容,双手举着“佛光普照”的经卷,你看他多敬业,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宣扬佛法,普度众生;仔细观察,这些罗汉中还是持卷、读书、念经的造型最多,是呀!神仙也要靠勤奋学习才能进步啊,学而优则仕吗。http://s12/bmiddle/005AOw4Vzy6WlE9hmAz7b&690
数着、数着,数到多少了?嗨嗨,忘了。心中有数(佛)就行了
《图说罗汉》小和尚看着有意思,老和尚实在看不下去了:“姑娘请回吧!”http://s8/bmiddle/005AOw4Vzy6Wn1DWjbN67&690
他们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罗汉们已放下“官”架混同于一般游客。 http://s15/bmiddle/005AOw4Vzy6WlKiH6cm5e&690
都被受与罗汉称号,但级别不一样,要经常向“头
”汇报。http://s13/bmiddle/005AOw4Vzy6WlUOeiAs0c&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