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校园安全 重于泰山(听张文报告有感)
(2015-01-16 16:28:07)
标签:
教育 |
分类: 张艳改工作室 |
当班主任已接近二十年了,对于学校安全工作,这其中的感触很深,一怕电话响不停,最怕学生出事了,二怕家长闹不休,弄得手忙心乱。12月16日上午,我听取了原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文老师的讲座《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通过本次讲座,我对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学校保证学生安全责任的职责范围及相关要求,掌握了预防和处理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心里一下子踏实很多,不是安全工作难做,是我们对安全知识学习太少,特别是有关法律知识淡薄,忙得没有头绪和章法。如果头脑清醒,安全知识丰厚,防范到位,工作细致,程序合法,安全隐患并不可怕。感谢张文老师——这次系统的培训,让我收获很大。
一、召开安全教育培训会,明确学校责任,清楚职责范围
1、系统学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2、明确保证学生安全责任的职责范围,提高责任意识。
时间上——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课堂上、课间操、课件10分钟,以及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包括班级、队日活动。在这些时间范围内,学生发生的人身伤害,与学校是有关系的。
3、清楚学校没有责任的情况,提高法律意识。
确实是学校无法抗拒的事情,如课间学生去操场玩,遭雷击,学校没责任。
在学生活动中难以避免的情况,如踢球中骨折、受伤,不是恶意伤害,学校没有责任。这没有办法避免,因为体育课程必须设置,但校方和老师注意解释态度。
学生严重违反学校制度造成的安全事故,家长负全责。
孩子身体有毛病,但家长因怕有影响不告知老师的,后果自负。孩子有不正常,老师已经告知家长,但家长不重视,造成后果的,学校没责任。
学生自杀、自伤的,不是老师侮辱造成学生人格受到伤害的,正常的教育或批评引起学生自杀的,教师没有责任。但体罚,是故意伤害。毋庸置疑是老师的责任。
非工作时间,学生上下学期间,治安事故找治安,交通事故找交警队,学校没有法定的接送孩子义务,没有责任。
发现学生擅自离校,不请假,学校不负责任,但必须马上找。
假期,学生擅自进校发生事故,责任自负。
器械维修、有提醒的,学生发生事故,学校没责任。
二、经常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自护自救意识。
首先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叶老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能时刻保护在学生身旁。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非常重要。例如:过马路时,意识到交通危险,从而提高警惕性。游泳时,知道游水的不利因素及可能会遇到的危险,从而做好各种防范措施。碰到陌生人时,能产生防骗意识等。另外,我们还要提醒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环境,及时视察潜在的危险。例如危房、危楼、建筑工地,公路沙井等。只要有了安全意识,我们就多了一份生命的保障。
最后安全教育要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要保证孩子能听明白。不鼓励孩子见义勇为,不鼓励孩子和坏人作正面斗争,学会周旋、逃跑,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救火、救人等危险行为,都是成人的事情。
三、完善班级安全制度,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1、在教室醒目处公示安全预案
让学生都清楚,要紧急情况下,学校做出的积极应对措施,尽快减轻学生伤害。做到领导有分工,人人有责任,关于每一个时间和和每一处空间方面的安全管理都要有明确要求。并坚持每月一次的消防演习,培养学生遇到紧急情况的有序撤离。
2、修订和补充安全工作小组和管理制度。
当学校制度和学生安全出现冲突时,学校制度马上撤除。
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学生带有安全隐患的行为,要有明确的制止规定。如:课间追逐、餐厅里快跑、上下楼梯等。发现学生有危险苗头的行为,老师要及时制止,履行职责。教育学生要及时给老师汇报同伴违规情况、教室里不安全的情况。
配合门卫把好校门关。上课期间,学生不能随意出入。有事要严查家长手中的老师批准条。家长接孩子,在校门口,不能进去。接孩子的人不是孩子的家长,要电话联家长确认。无人接时,学生不能自己走。
严格履行放学路对制度。放学时,班主任带队把学生送到接送区,要亲手交给家长。
健全安全报告和事故记录制度。为了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每发生一起事故,都有完整地记录下来: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如果处理的,责任是怎么划分的。家长、学校和教师各一份。公开此事,引以为戒,便于大家吸取教训。
坚持校园信息告知制度。有关学生的安全信息,心理或身体有异常情况,要及时转告给家长。停课、上半天等课程调整信息,接送孩子信息,要提前通知给家长。
四、做好学生伤害的及时救治工作,让每一个家长放心。
事故发生以后,启动应急预案,先别说是谁的责任,应马上救护孩子,减轻事故的恶化。遇到孩子从高处掉下来、磕破、被扎、流血等情况,先立即去医院检查。延误救治时间,造成病势加重,学校承担责任。老师和校医千万不要不懂装懂,耽误学生的治疗。如老师延误救治时间,老师负责任。
在校园里学生发生伤害,学校应该承担责任,但不允许家长来学校大吵大骂,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打校长和骂老师,都是违反法律的。
五、建立家长委员会,吸引家长帮助学校处理一些事情。
邀请一些热心教育,文化层次高的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例如学期初,新生家长的培训,效果就会很好。因为家长的意见很客观,学生家长会乐意接受教育,并积极配合。
校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保证了安全,我们才能集中精力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