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014-10-10 16:54:19)
标签:
教育 |
分类: 刘国辉工作室 |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研讨活动方案
滨城区第一小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确保课程实施质量的根本措施。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优质课堂,始终是近年来学校内涵发展的研讨重点和难点。为了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具体思路与策略,特组织此次研讨活动。
一、研讨重点
1.引入“读写诵一体化”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理念和思路,集中研讨四年级一组教材,围绕单元主题,统整人教版教材、《语文帮》配套教材等内容资源,制定单元教学整体规划。
2.把省教研室“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读写诵一体化”大单元主题教学“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课型的设计思路整合起来,通过“学习单”引领学生高效自主、合作,提高读写训练的容量和效率,教会学生学习。“以文代文”课侧重指导学生感悟阅读策略,培养阅读能力;“读写联动”课侧重感悟表达方法,跟进随堂练笔,实现读写训练的“无缝对接”。
3.直面一小大班额教学实际,探索大班额课堂教学组织调控的具体策略,提高大班额课堂教学的效率。
4.以四年级语文教师为主体,整合其他年级部分骨干教师资源,成立联合攻关小组,以项目运作的方式组织集体备课、联合教研,并尝试应用课堂观察法听课观察,探索项目式联合教研活动的组织策略。
二、组织领导
1.聘请宗守咏主任为活动顾问,提供业务指导。
2.在学校领导组织协调下,由教科室牵头,以四年级语文教师为主体,吸纳其他年级部分骨干教师,组成联合攻关小组。
牵头组织:赵燕
组
小组成员:祁建霞、姬军霞、尹延延、李云、赵芳芳、李永强、张艳梅、崔艳蕾、蔡婧婧、韩梅、肖红玉、刘永琰
三、研讨活动日程规划
1.活动启动: 9月16日 ,召开第一次小组会议,传达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的和任务分工。
到场领导:刘国辉
赵燕
主持人:张艳改 田守华
内容:(1)介绍活动背景
(2)传达活动计划与任务分工
(3)布置第一轮集体备课要求
(4)自由讨论
(5)领导讲话,明确要求。
(6)会议总结。
2.第一轮集体备课(9月16日——9月18日)
(1)三名主备人汇报备课情况
组长介绍单元教学整体规划
姬军霞汇报以文代文课教学设计思路
祁建霞汇报读写联动课教学设计思路
(2)集体研讨:单元教学整体规划是否合理;以文带文、读写联动两节课教学设计改进建议。
(3)分组研讨:人员分成两个小组,分组跟进研讨,完善教学设计。
以文代文组,执教人姬军霞,张党生为组长,组员为张艳梅、李永强、崔艳蕾、蔡婧婧、赵芳芳。
读写联动组,执教人祁建霞,田守华为组长,组员为刘永琰、尹延延、李云、肖红玉、韩梅、张艳改。
2.第二轮集体备课(时间:9月19日
组织人:各小组组长
内容:
(1)听取执教人教案完善情况汇报,进一步提出完善意见。
(2)参与人员选择自己的听课观察点,编制观课记录表,准备听课观察。
3.第一次试教(时间:9月22日,组织人:小组组长)
(1)两名执教老师现场执教,小组成员跟踪听课观察。
(2)课后执教人汇报执教感受,参与老师报告观察印象,研讨改进意见。
(3)执教人完善教案,记录第一轮研课感受、思考。
(4)参与老师分别记录第一轮观课、研课感受、思考。
4.第二轮试教(时间:9月23日 组织人:小组组长)
内容同上。
5.第三轮试教(时间:9月24日 组织人:小组组长)
内容同上。
五、公开展示设想
1.介绍大单元主题教学备课研讨概况,展示单元教学整体规划,简介两节课主要目标与教学思路。
2.姬军霞老师执教《搭石》,展示“以文带文”教学思路与策略。
3.祁建霞老师执教《搭石》,展示“读写联动”教学思路与策略。
4.现场研讨:执教老师汇报执教感受,研课团队成员报告观课印象,现场自由研讨。
5.现场互动、专家点评、主持人总结。
201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