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秋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交流小结

(2020-06-26 19:28:25)
分类: 美国

20198月至12月,我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简称OSU)交换。在去之前,我对这个在美国农业州的农业市以农学专业著称的大学一无所知。可是之后才发现,OSU就像是它的自称那样,“The Brightest Orange of the States,以毫不拐弯抹角的热情和善意对待远道而来的我们。

OSU所在的静水市是个很小的城市,大学占去了绝大多数的人口,大学也是这座小城的中心。因为没有车,不能随心所欲地就近观光;远途旅行也只能等到长假或是学期末坐飞机出行,因此,在这4个月的学期中,我几乎完完整整地在OSU的校园里度过。宿舍、教学楼、图书馆、餐厅……四个月来周而复始地往返于此。然而,我却未曾对往返于同样场所的生活感到单调无趣,即便是无所事事也能在Edmon Low图书馆度过一个惬意安详的午后;即使是已经吃过许多次的中餐小馆,却依旧会期待下一顿的饭菜……这样看来,与其说是令人难忘的“场所”,不如说是一幕幕场景早已印刻脑海。过百天的日子,平平静静细细碎碎,提笔写字却不知从何写起,每一点都固然值得被记录,却不值得被明诏大号地捻开公布。那便只好拾拾掇掇,捡起最先浮现出的三个片段吧。

19秋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交流小结

绚烂的枫叶 OSU的秋天绝美

支持各种学习姿势的图书馆

OSUEdmon Low Library位于学校的正中央,砖红色的外墙包裹着这栋四四方方的建筑,古朴大气。

19秋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交流小结

图书馆外貌 

这座图书馆是绝对为学生自习而生的。按照学生学习的需求,图书馆划分出了绝对安静区(silent zone),轻声讨论区(whisper zone)和小组学习区(group study)。这些不同的学习区域穿插在一排排卷帙浩繁的书架间,遍布整个图书馆,且每层楼的桌椅等学习设施都有所不同,丝毫不显得局促。比如,采光最好的四楼是全范围的silent study区,南北两侧分别是个人单元的独立座位和连排的长条桌,好几张供多人围坐的圆桌集中在楼面中心位置。即便依旧是一个人的安静自习,有时反而觉得silent zone静得过于沉闷,往往会选择去到窃窃私语的whisper zone。二楼有两间宏阔无比的长厅,一间有时会用来做学校宴会,另一间则长期被用作自习厅。阳光透过落地窗撒入厅堂,照亮铺排整齐的长桌,书页的翻动声和人们轻声的交谈声有时能使人更为沉静专心。


19秋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交流小结

在采光最好的四楼自习

 作为小组学习的group study区域中,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不绝于耳,我也是在那里见识了对于老美的stereotype之一的loud。除了开放的讨论区,图书馆还有很多封闭式的讨论房间,按照可容纳人数大小不一,稍大一些的房间内配备电子显示屏和白板以供展示。学生可以上图书馆的官网预约教室。同时,这些教室也是上讨论课的所在地。美国课程中也有很多讨论课,但往往以小组为单位,也伴随着需要完成的小组作业,因此老师会特意安排一两节名为“library lab”的课,要求学生预约图书馆的讨论教室,在里面小组讨论完成小组作业。

图书馆的一楼是发现惊喜的地方。成排的打印机、扫描仪和电脑,学生可一律免费操作。稍微隐蔽一些的是一个creative studio,里面可以完成3D打印和体验VR。图书馆一进门还有一家libro café,有卖咖啡寿司三明治等等,价格都比校外贵出不少,却是我们为找滋味儿挥金如土的地方。两美元的咖啡,略显寡淡,啜上一口却也幸福感爆满;奢侈品6美元一杯的草莓酸奶,有时也会迫于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摄入的匮乏而为其一掷千金。还有现做的鸡蛋芝士三明治,绝对是我们上完早课放弃补觉改道图书馆的真实理由。

除了学习,这个图书馆似乎还能。只要有能坐的地方,旁边就一定会有能着的地方。在图书馆的各层楼,都可以找到沙发——有脚凳的那种沙发!在三楼,摆满书架的角落里,更是发现了无印良品店里被抢着躺的懒人沙发。更重要的是,图书馆周一至周五都是24小时开放,这些随时方便歇息的设施确实使留宿成为可能。

担心学习太久变肥宅?可以去三楼蹬动感单车。虽然是简易版,还自带小桌板,可以一边踩一边使用电脑,至少下肢可以得到锻炼。学习学得快自闭了又怎么呢?去撸狗!这也是这所学校的一大特色之一。学校雇佣了很多专业的心理疏导犬,定期会在校园里巡行。图书馆就是他们长来慰问学生的地方,时常可见有一两条身穿制服挂着名牌的狗狗被牵着伫立在图书馆刚进门的地方。路过的学生有的便会驻足上前,有的匆匆而过也会向其投来友爱的眼光。这样的狗狗确实非常安静温驯,一声都不会叫,无比温顺地陪伴着围坐在它身边的人们,看上去也十分享受人们的抚摸,来者不拒。

似乎和学习相关的任何需求都能在这里得到响应,这让我惊异于一座图书馆居然可以如此生活化与人性化。然而,无论以何种姿态学习,说到底,依旧须以学习为本。只是,相对于根深蒂固的“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模式,在优越的物质条件的支持下,这里的“学习”则显得那样轻松而舒适。

19秋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交流小结 

OSU上课

OSU的课程设置分为MWF,即周一周三周五各50分钟;和TTH,即周二和周四各75分钟,共两种课时安排。我一共修读了四门课,每门3学分,两门和专业相关的课程,一门国际学生写作课,一门演讲课。OSU新闻传播学院名为Media and Broadcasting School,学院名即可知,是十分重视实践操作的,学校的校报、广播、电视新闻还有每次校内的运动比赛报道都由学员的学生完成,硬件设施也完备到令人震惊,每学期也都有不同的媒介操作培训,由高年级的学生免费耐心辅导。同时,媒介学院的设备也都开放给学生使用,并且很多课程的作业便是要求学生完成一段广播录播或是视频的拍摄。开学初,曾有一位美国同学约我一同做一档博客节目,对方对中国国文化十分感兴趣,也正好是完成她一门课的课程作业,于是便定下节目名为Cross Cultural Talk。只是在录完主题为中国的第一期节目后便因为种种原因停更了……但我也过了一次“假主播”的瘾……在OSU媒介学院上的两门课由于都是导论性质的课,偏向于战略传播和广告方向,课程的理论性不是很强,老师也主要以同学生互动、分享个人经历为主,因此总体难度不是很大。

19秋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交流小结
学院设备齐全的录音室 

而挑战最大的,还是那门演讲课。虽然课程名为Introduction to Speech Communication,但却是实打实的实战操练课,一学期一共有5个演讲,四个个人演讲,一个小组演讲,时间也逐渐加长。班上不到30个人,随着课程的渐进也不锻有学生退课。训练方式是根据不同演讲主题,按照达到说服效果的模板写好底稿,给老师审核后再做PPT,最后上台。虽然有模板的限制,必须按照要求填入内容,实在有些“八股”文之嫌,但至少能够保证不会偏离主题。老师对于演讲的完整性和对时间的把握性非常严格,模板所包含的内容必须涉及,超时所扣的分数会比时间不够更多,同时每人限制只能带一张提示卡上台。我十分惊异于在课下如此健谈能说会道的老美也会上台发怵,或是紧张到忘词。而这门课上的学生也是各不相同,不仅来自不同专业,年龄也各异。我认识的其中一位好朋友是一位来自印度的28岁的学生,这是他修读的第二个本科学位;还有一些看上去明显年纪较大的学生。这门课的老师也非常友好体贴,带着全班同学一起克服演讲的心理障碍。整个班级的氛围非常融洽积极,同学之间也彼此熟悉,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演讲,会让人格外松弛,更容易建立自信。况且聆听其他的同学们做演讲本身也是十分有收获的过程,因为可以了解他们对所感兴趣的问题的思考。枪支控制、心理健康、动物与环境保护是大家常常热烈讨论的议题。

19秋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交流小结

开学典礼,橙色的海洋

 

小组合作的经历也令我十分难忘,这绝对是中美对分工不同态度的展现。我一共有过两次小组作业的经历,每一次都在6个人左右的小组内。他们似乎不习惯提前定出分工计划,之后各司其职即可;相反,凡事都要当面全部成员坐在一起讨论操作,在云文件googledoc上一同拉动进度条的前进。演讲课的最后小组演讲中,我就同组员们在图书馆的讨论室里一起坐了两个小时,但大家都只是在各自的电脑上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当面确定下各自分工之后,他们也似乎不会在各自的私下时间完成任务,这可能是因为课程上都会安排出一些课时用于小组作业的讨论和完成;最后很明显的一点感受是,在这里两次的分工中,我的组员们完全没有任何对分工“平等”的强调,所谓“分工”其实只是自己“认领”任务,各自挑选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部分完成即可,无论认领的多少轻重,每位成员是否大小等分,而神奇的是,任务每次都能恰好被领完……

 

作为ICONOSU

 

尽管这所在村里的大学地处偏远,与世隔绝(和美国都市比起来),可好不夸张地说,OSU绝对是全村的骄傲。路上开的汽车车牌都印着学校的校标,沃尔玛超市里也售卖学校的“周边”产品,即便是在校外也能看见身穿OSU校衫的人们,甚至静水市的地区机场也是为了这所学校才建的。


19秋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交流小结

装饰在校园里的橙色大牛仔靴(连种的花也是橙色的)

 

作为这里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大“IP”,必然有能深入人心的“手段”。在这里,越“跳”越好的审美观念被诠释到了极致:校园里,亮到扎眼的橙色元素随处可见,那是学校的代表色。为了更具视觉冲击,校标更是橙黑相间。倘若是周五,那则更将是满目橙色——每周五是学校约定俗成的校衫日——迎面走来个个都是橙衣飘飘。学校的吉祥(人)物是一个长相十分“凶狠”的牛仔,名叫Pistol Pete。而他确实也是一个“狠人”,是俄克拉荷马州立州时代的一位印第安土著人,相传枪法甚是了得。只要是在大型活动的场合中,无论是开学典礼还是橄榄球开幕赛,这位代表学校的吉祥物都会亲临现场,带领着观众们一边用身体比划出字母的形状,一边山呼海啸般地喊出“O”“S”“U”。


19秋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交流小结

有点“瘆人”的吉祥物Pistol Pete在国际学生欢迎会上和我们合照(左三)

 

能让OSU成为全村骄傲的还在于它拥有全美最大的学生活动中心和全美排名前十的健身房。学生活动中心(Student Union)是一个集餐厅、购物商店、学习辅导、就业咨询、心理放松等一切功能的神奇地方。饮食和购物主要集中在一楼,校名店里可以买到OSUchampion联名的校衫、和Nike联名的独家球鞋,最新上市的苹果手机和电脑也可以在这个university store里买到。学生活动中心楼上的writing center,写作上的什么难题都可以在那里得到帮助。Reboot Center是我和小伙伴们在学期最后的日子里相见恨晚的“宝地”。那是一个类似疗养室的地方,流水声的BGM下,柔和的蓝光灯打造出安谧的环境,睡袋沙发躺椅随意挑选,还有心理专业的志愿者小哥哥会轻声细语地跟你聊天。除了学生活动中心,OSU还有全美排名前十的运动中心,绝对是喜欢运动健身的小伙伴的天堂了。每周有定期的舞蹈课程,热舞、瑜伽、普拉提、芭蕾等等,我们时常看到一些disabled的人们也在舞蹈房里和大家一起享受运动的快乐。


19秋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交流小结

应有尽有的健身房


体育绝对是这所学校当之无愧的标志。几乎一周就有一个大型体育比赛,或是橄榄球或是足球或是篮球。橄榄球当然是呼声最为热烈的。每逢有橄榄球赛的周六,为了避免过多的汽车驶来以至于塞车,学校附近的几条大路就会被封锁。校园里则会搭满帐篷,一家人或是一群朋友在一个棚下,烧烤、聊天、游戏,直到比赛开始。而比赛现场的气氛也是热烈至极。我曾观摩过一场橄榄球赛,实在因为不懂规则看不出什么名堂,只能跟着身边激动无比的美国球迷们鼓掌欢呼。


19秋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交流小结

在学校球场展开的橄榄球比赛现场

一年一度的Homecoming是学校最盛大的活动。Homecoming其实就是返校日,本只是校友们回母校的庆祝日,却成了全校乃至于学校辐射所及的周边社区共同庆祝的节日。Homecoming一般持续一周,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活动,其中有一项是在学校的中央大道上涂鸦。在热闹充满活力的音乐声中,人们可以拿着学校提供的各色颜料在学校最显眼的大道上随心所欲地涂鸦。不只是学生,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很多附近的居民都会带着孩子一起玩闹。周五是节日周的狂欢之日,图书馆前的喷泉都会被染成橙色。游街集会从下午开始,整个小城的人都出动了,沿着学校外的一条大街观看巨幅纸贴画,那是OSU的很多学生们耗时一年集体拼贴而成的。到了晚上还会有很多移动餐车驶入,填饱看官们的肚子。短短的一条小道会被堵得水泄不通,道口有警察出动坐在升降机上监控全局。这天里我们有史以来见到了这座小城里最多的人。集会一直延续到深夜,当晚还有一场足球赛,街上的人们又浩浩荡荡地一同移步体育馆……

19秋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交流小结

小女孩在地上涂鸦

但实话实说,这样的游街集会其实并不具有很大的娱乐性,观看的也不过是几幅展板贴画而已,偶有乐队的演唱以及一些路边小游戏吸引过路人的注意。但是每个人都是如此开心,都非常愿意参与并乐在其中。很典型的场景是全家出动,小孩牵着狗狗,走在一家人的最前面;人潮移动缓慢,是因为走几步就会遇到熟人驻足寒暄攀谈。交谈是那样热烈,几幅展板贴画在他们面前会显得如此有趣。这或许就是OSU能够在这里的人们心中以标志物一般而存在的原因吧。

19秋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交流小结

在国家日的时候图书馆前的草坪上插满了美国国旗 

OSU被善待的方式是直接而热切的,在这样一颗无比明媚炽热的“大橙子”的照耀下,任何阴郁愁苦都会烟消云散。四个多月的日子一晃而过,回想起来,似乎每一天都是无忧无虑无所顾忌,有时甚至是在过分顽皮的疯、笑、闹中度过的。这是我以往的学生生涯从未有过的自由散漫。但在这份自由散漫中,又包含着从未有过的完整的生活,完整到每一顿吃食都要自己解决,每一步路每一口饭都要自己盘算,每一天都必须认认真真地在场。我十分感激在生命当中能有这样一段相较之以往一反常态的生活,一段彻底和过去的一切暂时割裂开来的时日。它让我翻掉过去的种种,重启系统,先破后立。最后想感谢一路陪伴的朋友们,我们会因为共享这一段的疯、笑、闹,而成为彼此生命中的那段弥足珍贵的自由散漫里一直笑着的那个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