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7秋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小结

(2018-03-23 15:24:44)
分类: 亚洲其它

 

       在新加坡的日子就这么结束了,回想起来像一个长长的假期,可以算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之一了。NUS校园的绿树、山,以及老师与同学留下的印象依然清晰,但我却真切地回到了上海。返校办复学手续时,看着光华楼前的黄叶飘飘北风萧萧,很难想象几天前我还在绿树成荫的地方因为天气炎热而汗流浃背。回来之后突然很想再回到那个地方,回到PGP Block 16 Level 6 Room L,回到UTownFASS上课。我不算特别念旧的人,不过也正是如此,才对新加坡这个新环境适应飞快真心喜爱吧。

交流中遇到的问题

       选择去新加坡交流前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NUS开学日期比国内早,8月初就要到新加坡报道,这就意味着大二结束的暑假只有一个月的假期,来不及实习或者参加暑校。但是NUS放假也是最早的,12月初一般就结束了,回来有3个月可以完整实习。这点还是需要权衡一下,不过NUS给我的体验非常好,我觉得是很值得去的。

       第一个问题是签证、选课、选宿舍。实际上签证和选课学校都会发指南,不需要担心。签证发放时间不会太早,我记得IPA6月底7月初才到的,不必过分担心。唯一需要担心的事其实是住宿问题。我是第一轮申请宿舍时没有收到offer,而后第二轮才拿到PGP的。事实上这大概和对方学校的选宿舍优先级有关。原先复旦交换生的优先级可能不是很靠前,所以第一轮大家基本都被拒了,特别是NOC项目的。而后外事处林老师跟NUS沟通过后,应该是我们的优先级提高了,所以第二轮第三轮选宿舍很多同学都得到了PGP或者RVRC,当然还是有申请的晚的同学没有分到宿舍。这就给大家个提醒,注意各个时间节点,申请开放就立马行动,这样才能提高获得宿舍的几率。

       PGP宿舍的位置很好,是很多校车的终点站和始发站。离MRT也只有一站校车,所以去市内各个地方都非常方便。PGP内有两家食堂,中餐很多,推荐空调食堂的贵州味道,里面的凉拌菜和葱油饼都非常好吃。越南窗口的牛肉河粉也很清甜,有草本香味,可以尝试。还有家四川面馆,里面的红烧牛肉面、小排面、清炖蹄花面都非常好吃。无空调食堂的台湾卤肉面、板面也都挺好吃,炒杂菜也不错,就类似复旦的大众菜。一顿饭一般5新币左右可以解决。

       第二个问题是办理入住和报道。PGP入住流程非常简单,打车到门口后会有指示牌和路线引导,跟着走就能办理,速度很快,发给你的材料会有房屋检查表,网线,还有key。开学前的orientation不是必须参加的,学校也没有预备所有交换生都能坐下的lecture hall,当时我们是一个hall坐满了其他人都去了另外一个hall看直播。Orientation会介绍学校情况,播放新加坡反恐视频,选课和领取IC卡事宜,还有cross culture适应的问题,学校提供免费心理咨询,以及一些常用联系方式。报道是必须参加的,会发放学生证和正式IC预约单,以及进行学生卡激活,办事速度也非常快。IC办理需要带上所需材料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预约单上应该写了所需材料,P.S. 照片一定要是露额头露眉毛什么都不能遮的,否则要现场重拍,拍得非常丑且很贵。IC领取不在同一天,要等,之后去MPSH(在UHC)按要求领取。

       第三个问题是开学后的选退课,这个就按你自己的需要调整。Tutorial选择可能会遇到麻烦,当时我英语系的课都是老师征集exchangepreference,然后邮件通知;NM的课是当场去交表。NMtutorial注册很有问题,但是如果你实在有冲突就直接去office,不要发邮件,没人会回的,到了现场一般都能解决。

       第四个问题是看病报销。我很不幸来的第二天就高烧到40度了,于是天没亮6点多就打电话叫Campus Security转到PGP office帮我叫了出租车去NUH。没有预约只能去emergency,进门有人预检,测体温,然后去前台交钱,再去护士那里做检查,我做了心电图和尿检,然后来医生处确诊,他说我是病毒性感冒,给我开了药,去拿药,药费和检查费一般是包含在一开始交的115新币里的。在UHCNUH看病可以报销,覆盖在MSF里面的保险费里,具体流程可咨询uhc

       其他事应该随着大家渐渐熟悉校园都不会成为很大的问题,有事多谷歌,多问工作人员,不要寄希望于同学,大家情况都不一样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工作人员专门就是负责相关工作的,你为什么不问?新加坡人态度基本上还是不错的,至少NUS校内我没有遇到过歧视。

 

交流中学会的事

交流中学会了一些事,不仅有学术上,更多的是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学术上NM有些课程确实开阔了我的眼界。我选的是NM2209social psychology of new media,我本来预想这里的new media是指twitter Facebook这种社交媒体,但是实际上讲的是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中各种科技特点给人的心理带来的影响。在复旦我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方面,这节课为我开启了一个新领域。老师是韩国人,在美国读的PHD,人年轻漂亮,讲课一般但可以看得出她很努力。FASS的课也都质量很高,就算是level1的也一点都不水,听下来还是比较有收获的。在NUS选课的自由以及完善的IVLE系统使得我能提前看到详细的syllabus及评分标准、参考书目,对于这一学期的选课结果,我是非常满意的。每门课的老师都非常尽心尽职,EL一门课老师重感冒戴着口罩上课,脚扭伤坐在地上讲课,也可以算得上是真劳模了。在NUS上交的作业都能收到及时的反馈,特别是文学课EN1101E,老师都会对我们的论文做出详尽的点评,可以看出老师真的是非常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上交的作业,我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认真的点评,可以看得出她真的是在乎我们到底在写什么的。NUS能在短短几十年间跻身世界一流学府,想必和所有教授、学术大牛们依然认真对待教书这件事分不开吧。我们专业要求必修二外,我选的是法语1,上课很轻松,考试也不太难,而且同学们相对来说不会很认真,如果认真学成绩应该会不错。

另外,NUSbell curve,他们的给分很严,只有10%的人能得到A档,所以你如果非常在意自己最后收到的成绩单上写了什么,我觉得要认真考虑下。当然,如果是绝对的学霸就不必了。

交流中学会的另一件重要的事,我想是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让生活充实起来。NUS课很少,大家一般会选4门课,就算加上tutorial,作四休3甚至作34都是很正常的日程安排。空闲时间的突然增多给了你更多选择,你可以更好的做自己想做的是,也可以有更多完整的时间块可以用来学习或者出去玩。这些都是你自己的时间,就做你自己想做的事吧,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日程和别人的日程捆绑在一起。新加坡很安全,就算晚上独自逛街也不会有什么危险,所以没有找人陪伴做事的必要性。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让自己能充实起来,这样才能避免自己在寝室里长蘑菇,充分去体会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你可以去金沙感受最奢华最体贴的服务,也可以自己一个人去牛车水走走,仿佛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兴的购物中心,也可以一个人夜晚在克拉码头吹吹风,或者一个人在寝室里静静的看书,写文章。不管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一种让自己充实起来。我觉得其实新时代女生应该也知道如何让自己活得自信充实生机勃勃的。

其次,是尽力做好自己的份,接受总有人想划水的事实。NUS同样有许多小组Project,我这次遇到了两个Pre,以及一个海外实践项目,这些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原先组员约定好的提交时间点总有人不能按时完成,总要拖到正是DDL前才开始认真修改。说实话,我个人对于这种行为真的非常不赞同,但是social loafing确实就是人性的一个方面,既然有人一起分担职责,必然也就没有个人独立工作时那样努力了。我是个时间观念和责任感都很重的人,我在做好后会催促同组成员,但是不一定都能得到回应。一开始我有些愤愤不平,觉得自己被拖累,但是仔细想想,就算是关乎自身利益的考试也有人会马马虎虎,这种小组作业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是认真的。不管怎样,做好自己的份,完成自己工作的前提下为小组多付出一些,也不是大问题。好在NUS很多小组project都有自评与互评,评分标准相对来说会更公平。

更大的转变来自于对待学习的态度。我刚到新加坡时由于自己不会设置路由器认识了邻居的大四姐姐。她学的是软件,现在在新加坡的公司实习。她有一次跟我说,现在回想大学四年很后悔自己之前怎么没有多学些东西,到真正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真正还缺很多。这句话其实从很多前辈哪里都听到过,不过在NUS听到还是有些诧异。我选修的课程中有一节课有很多商学院大四同学,他们一个个都非常有精英感,连上课做pre都要发起临时调查让大家投票,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在我看来也非常不错。NUS这样的教育水平依然让这位大四姐姐感到学不及用,真的对我触动很大。复旦的课程多且繁杂,我很难真正静下心来深入学习一门课,除非这门课内容真的很多或者很重要。我承认有些时候选一些水课也是因为人生不易。但真正回想起来,这些掉的时间,其实是对自己未来的不负责吧。多利用现在大好的学习时光多学些技能,多读几本书,总归是有好处的。

 

吃喝玩乐

       日常购物可去KR MRT的二楼的Fairprice,虽然小但是东西很全。

       大型购物可去Juroon East IMM,那里是新加坡的outlets,款式有点旧。可以在12月去买化妆品,novena大促,大牌35折什么很常见,比机场便宜多了。也可以去金沙,11月有很多折扣。如果你是8.22后买东西基本都能退税,店员一般会直接帮你办。到机场询问工作人员学生签证怎么退税就行了。金沙吃的东西非常多,大多是fine dinning,但是午餐通常是负担得起的,想要吃点好的可以去这里。

       乌节路和vivocity也挺好逛,具体路线问谷歌。乌节路ion下面有超级大的sephora,有国内买不到的欧美系,乌节路其他地方也有很多化妆品牌子,metro据说也经常打折但是我没去逛过。乌节有大创,很大,人很多,不过东西也很全。义安城也挺好逛,B2经常有特卖会,中秋有月饼展,很多月饼促销,不过还是很贵,一盒要七八十新币吧。旁边的wisma的四楼有一整楼的日料,便宜好味。乌节mandarin顶楼的四川饭店,米其林二星,可以去尝尝担担面,一碗十几新不贵而且非常好吃服务周到,其他的菜不像川菜像本帮菜啦,偏甜。

       Chinatown我不太喜欢,因为很乱,那边有个food court,有个珍珠坊烧腊还不错。往珍珠坊的反面走是一块很有南洋风情的地方。无意中发现的,比珍珠坊那里好太多了。

       Merlion那一块可以看到金沙全景,适合拍照。金沙后面的gardens by the bay很好看,值得一去。12月会有圣诞庆祝,人很多,喜欢凑热闹去看看灯也是不错的。

       克拉码头据说有很多小酒吧,我没有去过,但是看样子应该不错。

       新加坡虽说小,但还是有很多可以玩的地方,你可以自己去发掘。

 

在坡考托福

有很多人都选择在新加坡考托福,一是据说口语给分比较好,二是趁空闲多可以好好练练。报托福和中国不是同一个网站,直接谷歌搜TOEFL sg应该就能出来了,根据指示填写注册,交费等通知。提前一天会有工作人员给你打电话提醒,不用担心。我的考场在Bukit Timahmrt到花拉路转公交车,可以提前一周去踩踩点,从PGP过去大概半小时不到。

       考试需要带护照,记得带水杯和巧克力。考试环境非常好,人少,每个人都有一个超级大的隔间,隔音效果很棒,不过耳机上带的话筒有点不好用,要手一直扶着,否则声音会收不进去。其他就和正常考托福一样。考完试在报名的网站查分就行了,成绩单可以寄送到中国,我10.28考的,考位充裕,12.13在国内收到了纸质成绩单。总体来说,在新加坡坡考托福还是比较合算的,价格相对便宜,且考场条件比中国好太多(相比上海上中考场,不过据说上中条件已经很好了,但是人太多干扰太多)。

       为了环境,其实也可以考个GRE,但是我没能来得及准备好,也就没有考。

 

遗憾的事

       NUS的一学期体验真的非常好,但是同样也有感到遗憾的地方。

首先是感觉自己选课时没有完全考察清楚。我是到学期末的时候收到NM广告才发现NM有开数据分析课,我觉得学数据分析真的很有必要,而且我在复旦是文科,选这些课可能会比较吃亏,但是NUS选没有绩点压力而且教学质量可能也会相对较好,毕竟有lecture+tutorial。这门课是level3的,可能相对比较难,我个人研究生是想转修别的专业所以学data处理很重要。如果后来者有为未来准备基础知识的打算的话,不如仔细研究下NUS课表,趁有机会补一下自己的背景。

还有的遗憾是个人情感上的,不多说。异国恋不易,且行且珍惜。

 

总结

总的来说,不管是NUS,还是新加坡,都是一个很值得体验一下的地方。就环境而言,与上海差异不大,文化也是同根同源,跨文化适应的问题不会太大。不过如果是想彻底体验欧美文化,那就可以绕过这个选择了。但是如果是想体验一下一个城市究竟能发展到什么地步,上一些真的能有所收获的课,体会一下无比漫长的夏天,到附近的东南亚地区多转转,这绝对是一个还不错的选择。现在回想,我对于自己的这个决定仍然是不后悔的。在新加坡度过的这个夏天,是我人生中非常独特的体验。新加坡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多民族融合,多种文化在主流华人文化影响下没有受到打击,反而有政府积极的保护,这其实还是比较难得的。不过,新加坡总体上还是呈现欧美化的趋势,年轻一代大多数以英语为主要语言,流行文化也是欧美主流文化,各种节日传统也渐渐变为商业所利用的工具了。这种趋势或许在所难免,但是不代表不值得我们反观自身观照现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