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盐城地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快乐读书的氛围,拓宽视野,丰富书友业余文化生活。7月20日下午,三伏天主题系列读书活动在盐都区图书馆举办。
盐城民俗学者、盐都区图书馆研究馆员王登佐说,三伏天的概念最早可追溯春秋时期,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首次将“三伏”制度化。入伏,是指进入“三伏”的意思。民谚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今年三伏总时长30天(7月20日—8月18日),打破连续十年40天“超长版”模式,是近10年来首次“短版”三伏。
何谓三庚
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何谓三伏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多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老盐城人如何过三伏
三伏天里,老盐城人早餐通常吃焦屑。据说,吃它是为了以素食诚心祈求上天普降甘雨。还有一种说法是吃炒面可以避免瘦夏。中午吃水饺,称为吃弯弯顺,寓意吉祥。过去一般盐城农村里的老百姓会烧薄荷茶、荷叶茶,喝了“去暑”,现在有些地区还在喝这种饮料。小孩子们会下河洗澡,不会游泳的就拿个澡桶泡泡。要不然就下河摸“河蚌”、“田螺”,或者在河田边抠长鱼,抓上来后配以茶馓烧了吃,吃了也能起到很好的“去暑”作用。
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最热在中伏。中伏最突出的特点是热,而且是又湿又热,典型的“桑拿”天气,让人想喘口气都觉得难受。旧时,一些有条件的人家为了在三伏天里吃“冷饮”去热解暑,往往会在大冬天里就开始挖地窖,将冰雪深埋地下。最早的制冰实践始于自然储冰,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已有系统化的藏冰技术。古人冬季采集天然冰,储存于地下冰窖(称“凌阴”),并用稻草、稻糠等材料隔热,供夏季使用。周朝还设立“凌人”官职专门管理采冰事务。西汉《淮南万毕术》首次记载了人工制冰技术:“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沈中三日成冰。”该方法通过密封沸水并沉入深井,利用气压变化和温差实现结冰,被称为“夏造冰”。尽管现代科学对其原理存在争议,但这一记载标志着人工制冰的探索开端。唐代工匠发现硝石(硝酸钾)溶于水时会吸热降温,由此发明硝石制冰法,将水罐置于硝石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使罐内水结冰。此法在宋代普及,推动了冷饮发展。没条件的人家就找个篮子,连同西瓜一块放进常温只有三四度的水井里凉凉,当然现在许多有水井的地方仍在使用这种“土方法”。
三伏养生
从中医角度看,三伏天养生需遵循“清热消暑、养心安神、健脾祛湿、养阳护阴”等原则
。养生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起居养生。要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早睡早起,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6-7点起床。若睡眠时长无法满足,午睡时间一般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时间过短达不到午休目的,时间过长不但会让人头脑发昏,还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做到子时一大觉,午时一小憩。三伏天人体阳气浮于体表,毛孔张开,此时如果过度贪凉,长时间吹空调、吃冷饮、冲凉水澡等,易导致寒邪入侵,损伤阳气。因此,在使用空调、电扇时不要过度贪凉,尤其是颈部、肩部、腹部、脚部等部位,可适当穿着薄衣或披盖薄被。
饮食养生。多食绿豆、薏米、荷叶、冬瓜、西瓜、苦瓜等清补食物,起到清暑、益气、滋阴生津的作用;适当增加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以补充因高温出汗而消耗的能量和营养;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烧烤等,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上火等症状;及时补水,每天饮水量应在1500
- 2000毫升左右,可适当饮用绿豆汤、乌梅汤、菊花茶等,以补充电解质和水分。
运动养生。夏天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给运动锻炼增加了困难。日常运动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上午10点—下午5点)进行户外运动,可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时分进行锻炼;根据个人体质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如散步、慢跑、游泳、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较为合适。
情志养生。夏季炎热,容易使人心情烦躁、焦虑不安。此时应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绘画、旅游等方式来调节情绪,心静自然凉。
关于三伏天的热度问题,民谚早有预示。老话常说“早入伏凉飕飕,晚入伏热死牛”。今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20日,属于近10年来最晚的一次,这意味着今年的三伏天可能会非常炎热。此外,今年还是双春年,并且有一个闰六月,夏季时段被拉长,太阳直射北半球的时间更久,地面吸收的热量累积更多,容易形成持续高温。
书友围绕何谓三庚,何谓三伏,老盐城人如何过三伏,三伏养生及文创产品开发等进行研讨,书友们还参观民间收藏家杨建提供的三伏天主题藏品展,参观实践盐都区图书馆数字体验区。本次三伏天主题读书活动,不仅让书友们对传统三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大家搭建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在夏日里营造出浓厚的书香氛围。未来,盐都区图书馆将持续开展各类读书活动,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书友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来源:张茂杰初审:王连巧
终审:尹志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