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运用

(2015-04-14 14:29:58)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运用

   【摘要】课堂评价语是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课堂教学的调节器,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起着操控调节作用。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应具有针对性、导向性,教师运用灵活多样而且得体恰当的评价语,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课堂评价语是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课堂的调节器,也是教师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育智慧的全面展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独立意识尚未形成的小学生依赖于教师的评价,所以教师的课堂评价对小学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鉴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特殊的地位,也鉴于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在评价用语中所反映出来的对某种行为的褒贬会对学生再次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课堂评价中,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及时评析学生行为中的成败,为以后的学生的再次实践提供经验或教训。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灵活运用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呢?下面我将从语言、语意、语效等方面来谈谈。

一、评价语应有针对性,不可太空泛。

    教师的评价语要让学生受益,心服口服,教师评价时既不能空泛赞美一番,也不能断然否定学生的回答。尤对于开放性问答题,评论不能简单地说声“好”就了事,也不能简单地以“对”或“错”来判断。而是要基于学生回答情况,有针对性地评说。如: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后,教师不能笼统地说一句“你读得真好”,而是明确指出好在什么方面。我在实习中上《蜜蜂》一课时,指导学生朗读“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一句时:

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小女孩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生:很高兴,而且很激动。

师:那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去读读吗?试一试

(生读)师:你在朗读这段话的时候,表情很丰富,巧妙地表达出人物的情绪,语言则惟妙惟肖地把人物的感情表现出来了。

    虽然是简短的几句话,但却针对学生朗读的表情和语言两方面来评价。使学生从这次的例子当中理解朗读时不单要注意感情还要结合丰富的面部表情,这样就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另外,有针对性的评说,表现在对学生个体情况的熟悉了解。新课程指出:“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也就意味着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不仅要认识学生的个性,更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课堂评价中,不能用一个模本来评价所有的学生,而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基础、特点上。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我请了一位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朗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她只能读对几个,我没有批评她,而是说:“和以前相比,你进步了不少,看,这些词语难度这么大,你却读对了好几个,相信下次你就能读得既多又准确了!”我没有用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要求去评价她,而是以她之前的学习基础作为基点。这样学生能为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更加努力,一天天慢慢地有所进步,这些小进步积累起来,成绩的提高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二、评价语应有导向性,要能引导学生。

    “事实上,任何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都有一定的导向性。有价值的导向性,有问题的导向性,也有思维的导向性,当然还有情感、语言方面的导向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应为学生指点迷津,帮助启迪思维,开阔眼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教师的评语应显示一种倾向,营造一种氛围,即“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创新思维、大胆探索、勇于尝试”。例如《中彩那天》一课:

师:父亲最后拨电话给库伯,让他把车子开走,你觉得父亲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

生1:课文说到库伯家里很有钱,完全有能力去买一辆汽车,而“我”家很穷,父亲又那么渴望得到一辆汽车,是不是可以和库伯商量下不要把车开走。

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做到以理服人,值得表扬,说的这个方法也可行,但是请你站在父亲的角度再想想呢?我们都说“人穷志不穷”。

生2:彩票上k字记号除了父亲,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不用打电话给库伯。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一句话“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遵守诺言,要懂得诚信。你再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母亲的话思考,父亲会这么做吗?

……

    通过对这些同学的想法评价中,引导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再去深入思考这一问题,并给予方向的引导。而且还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当他们偏离正确的价值观时,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

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

师:让我们用朗读体现出树的多。

(生平淡地读)师:看到这么多的树,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1:喜爱

生2:惊奇

师:那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情感呢?

生:突出重点词语

师:你真会读书,那我们就来试试。

……

    这里我引导学生抓住“葱葱茏茏”“封”“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词语来读出树的多和绿。使学生知道朗读的时候,抓重点词读是一种方法。

三、评价语应灵活多样,切忌单调死板。

    教师的评价语应顺应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同而自然变化。教师的语言丰富多彩,评语中肯,得体,有内涵,学生从中自然感受到熏陶和感染。而且采用适当的语调、语气、神情或体态语突出评价重点,表现活灵活现。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学习,同时教师变化、投入的评价语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方面因素。例如,我在上《日月潭》一课时,学生朗读完“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后,我深吸一口气,并做陶醉状,说:“你的朗读带我游览了一遍日月潭,不只看到了晴天时日月潭的美景,也领略了阴雨天气是日月潭那种朦胧的美,仿佛置身于童话中的仙境”投入丰富的评价语能把学生也带入那优美的情境中。

    评语幽默风趣也是语言丰富多彩的一个方面。又如在教学《蜜蜂》一课时,我提问“为什么要让小女孩在蜂窝旁守着”学生回答说那是爸爸怕小女孩乱跑,我就评价说“你真是个好爸爸,周到的爸爸”。 “幽默的语言具有愉悦、美感和批评作用。”

    灵活多样还体现在教师发现学生的行为不规范时,可以拿另一个学生做榜样,而不是一味的批评。每次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有很多孩子不认真听,我就会表扬认真的学生,并提示说:“他们学会了倾听,也知道要尊重别人。像这样的行为值得老师赞赏,更值得全班同学学习。”而不是直接批评做得不好的学生,这样师生关系更为和谐,课堂充满情趣。评语要随机变化,有时风趣幽默,有时必须严肃认真。如:正规考试,个别学生眼睛左右斜视,或显示出作弊时,老师可以委婉提示:“诚实是最可贵的品质”或“这只是平常的一次小测试,如果遇到不会的的可以空着,你不是没有收获,你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另外,教师可根据学生对象巧妙即兴点评。如,实习时有个学生回答问题很妙,正好她的名字里有妙字,我灵机一动说:“真是妙不可言,名副其实!”评语还可以采用联系对比法,如结合学生的课本学习,也可结合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事件而谈,进行比较,显示更为开阔、开放与多样化。

四、评价语要得体恰当,把握度和量。

    准确而又得体的评价语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应准确把握评价尺度,以自然、真诚、恰当、温馨的语言,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随时从教师那里了解自己,看到自己在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成绩或存在的问题。特别在指出学生的缺点、错误时,应尽可能地使用委婉的语言,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见习时老师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画面练习用“无边无际”造句。屏示:航天英雄杨利伟身着宇航服,微笑着向大家招手致意。下方为填空:________在无边无际的_______。

师:他是谁呀?

生:(兴奋地喊起来)杨利伟。

师:对呀。小朋友说话是有礼貌的,他是?

生齐答:杨利伟叔叔。

师:(指填空)谁能说这句话?这句话可最难说了,谁能说,老师就把“小鸟”送给他。

生:杨利伟叔叔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遨游。

师:讲得多好啊!“遨游”这个词他都能用。哎,想想杨利伟叔叔是怎么上的太空呢?如果你能把这个意思也说进去,这句子就更漂亮了。试试看。

生:杨利伟叔叔坐着神舟5号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遨游。

师:太好了!鼓掌。老师把“小鸟”送给你,愿你能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三次运用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使造句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学生直呼杨利伟其名时,老师先肯定,然后委婉指出小朋友说话要有礼貌。聪明的孩子们马上领悟,异口同声地说:杨利伟叔叔。二是当孩子说“杨利伟叔叔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遨游”时,老师先是夸奖,然后循循善诱,用商量的口吻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做,孩子的思维方向明确了,而且他们还会自觉地非常乐意地沿着你预设的目标迈进。三是当孩子说“杨利伟叔叔坐着神舟5号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遨游”之后,老师便充满激情地赞赏,并把“小鸟”送给他,愿他像小鸟一样展翅飞翔。这是老师对他的祝愿,对他的激励,也是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

五、评价语要注意语意、语态,做到情真意切。

    首先是情真意切的语意。教育,是一种温暖的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赞美一定要真诚而亲切。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如:“说错是正常的,老师也会有说错的时候,没关系,再说一遍”。《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时,有学生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我走上前去,摸着他的头,注视着他的双眼,夸赞道:“你有一双慧眼哟,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语,内心肯定比吃了蜜还要甜。相反,那种虚情假意、言不由衷的评价语,不仅无针对性、实效性,而且会深深地伤害学生的心灵。

    其次要有丰富的态势语。“态势语言”是指教师在讲课时,除了运用“口语”外,借助身体姿态、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等非语言手段,进行表达的说话的功能。教师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简洁的姿态动作,可以把内心的思想、情感以及所持的观点、意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蜜蜂》教学时,我让一学生朗读小女孩的那句话,她读得很投入,充分读出了人物应有的激动。看着她由于激动后涨得通红的小脸,我脸上露出赞叹的惊讶,走上前去,摸摸她的头说:“让我轻轻抚摸你智慧的头脑!你真是一位杰出的朗诵家!”学生抬头看看我,露出开心的笑容!教学的有效性不言而喻!

    老师能将有声语和体态语有机结合,将预设语和随机语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巧妙应对,独特创新地进行评价。在课上,老师一会儿翘起大拇指,一会儿鼓掌,一会儿与学生握手,以此来祝贺学生的精彩回答。例如:有一次,一个学生在读有关竹子的句子,读得不错,而此时贴在黑板上的一段竹子正巧掉了下来,于是老师借题发挥:“你读得多好,看,连竹子也来祝贺你了,那老师就把它送给你吧!”说着,便把竹子递给了那个学生。那个学生激动得涨红了脸,引得所有的学生羡慕不已。大家又纷纷发言,力争得到老师别具匠心的奖赏,不知不觉中又形成了一个教学高潮。老师似乎有一种内隐的魔力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境界,我认为,技巧性、艺术性的评价语是形成这种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足以可见,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是一门艺术,它植根于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学理念。相信我们在课堂上关注和体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会认真倾听;在反思中增强研究意识,培育教学机智,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定会让课堂教学效果更精彩,更有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