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生字书写要点
(2014-11-10 14:46:40)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语文学习 |
一年级上册生字书写要点
写字工具:
铅笔、橡皮、田字格本(写字前要让学生知道田字格的作用是帮助把字写端正,写匀称。要让学生认识田字格的横中线、竖中线和各小格。可以用拍手歌帮助认记:“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写字姿势:
坐姿,头正、身直、脚平;
执笔: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
写字要求:
眼到、心到、手到
笔顺规则: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再封口。
笔画书写:
横,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
竖,从上到下要写直。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有平撇和竖撇两种,平撇应写得平而短,竖撇先竖后撇,写时注意笔画的连贯。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点,起笔轻,落笔重
识字(一)
第1课
|
|
|
|
“一”:只有一笔。横的写法从左到右,
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
|
|
|
|
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
|
|
|
|
要从上到下书写,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
第2课
|
|
|
|
“竖”写在竖中线上。横笔左右两面相等,
竖笔在横上面的部分略短,下面的部分略长。
|
|
|
|
“撇”、“捺”起笔应相接于“竖”,左右对称展开,
收笔应高于“竖”的收笔。
|
|
|
|
“禾”:第一笔为平撇,应写得平而短,在竖中线上。
下部与“木”的写法相同。
第3课
|
|
|
|
“上”:第一笔竖占竖中线,第二笔短横紧贴竖占横中线,
|
|
|
|
第三笔长横位于下半格中间与竖相连。
“下”:认识笔画“点”。这里的“点”起笔轻,落笔重,
|
|
|
|
与竖相连,居横中线上。
第三笔长横位于下半格中间与竖相连。
|
|
|
|
两笔相接,开口度大。竖居中,不与“人”连接。
|
|
|
|
第4课
“八”:撇低于横中线往上一点点起笔,
捺高于竖中线往左一点点起笔,两笔分开。
|
|
|
|
“入”:撇低于竖中线起笔,
捺高于竖中线往左一点点起笔,两笔连接。
|
|
|
|
“大”:第一笔长横占横中线,
第二笔竖撇占竖中线,
第三笔捺于中心点起笔。
|
|
|
|
第三笔竖撇占竖中线,第四笔捺于中心点起笔。
课文
|
|
|
|
“人”:第一笔撇由竖中线起笔,
第二笔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偏左一点起笔。
|
|
|
|
收笔于中心点,第三笔竖撇占竖中线,
|
|
|
|
第四笔“捺”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文”: 第一笔点要点在竖中线上,第二笔长横写于横中线
往上一点点的位置,第三笔竖撇占竖中线往右
一点点,第四笔“捺”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
|
|
|
上一点点的位置,第三笔撇起笔于竖中线往左
一点点的位置,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
|
|
|
第2课
“七”:“横”写在横中线上,右面略高些,“竖弯钩”
|
|
|
|
写在竖中线上。可以编口诀记忆形和义:
|
|
|
|
第二笔为“横折弯钩”起笔于横中线。
|
|
|
|
第三笔竖撇起笔占竖中线,第四笔“竖弯钩”写在竖中线上。
|
|
|
|
第3课
“上”:第一笔竖占竖中线,第二笔短横紧贴竖占横中线,
|
|
|
|
第三笔长横位于下半格中间与竖相连。
“下”:认识笔画“点”。这里的“点”起笔轻,落笔重,
|
|
|
|
与竖相连,居横中线上。
|
|
|
|
两笔相接,开口度大。竖居中,不与“人”连接。
|
|
|
|
第4课
“八”:撇低于横中线往上一点点起笔,
|
|
|
|
“入”:撇低于竖中线起笔,
捺高于竖中线往左一点点起笔,两笔连接。
|
|
|
|
“大”:第一笔长横占横中线,
第二笔竖撇占竖中线,
|
|
|
|
第三笔竖撇占竖中线,第四笔捺于中心点起笔。
第5课
|
|
|
|
|
|
|
|
“不”:第二笔撇起笔于第一笔横竖中线往右一点点的位置,
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
的交叉点起笔,第四笔是长点。
|
|
|
|
第三笔是“竖撇”,第四笔为旋针竖。
“四”:笔顺是“先外后内再封口”,第四笔“竖弯”是本课要认
识的新笔画,写的时候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
|
|
|
|
“五”:第二笔是“竖”,行笔略向左斜,第三笔横折起笔于
横中线往下一点点的位置,最后一笔的横最长。
|
|
|
|
第6课
“目”:三、四笔的两个短横一样长,左帖竖,右不到头,
注意横与横之间的距离,“目”的两竖要直。
|
|
|
|
“耳”:三、四笔的两个短横一样长,左帖竖,右不到头,
第四笔的短横写在横中线上。注意横与横之间的距离,
|
|
|
|
最后一横最长,“耳”的两竖要直,第三笔为旋针竖。
“头”:两点竖向排列,横占横中线,竖撇占竖中线,
|
|
|
|
最后一笔是“点”。
“米”:点和短撇分列在竖中线两侧,横短占横中线,竖长占
竖中线,最后一笔是“捺”,撇和捺写得要舒展。
第7课
|
|
|
|
“见”:第三笔竖撇和第四笔竖弯钩均占竖中线,
第四笔是竖弯钩,起笔时要低于撇。“见”的两竖要直。
|
|
|
|
“白”:“口”都要写得上宽下略窄,
第三笔横折钩位于中线往上一点点的位置。
|
|
|
|
“田”:要写得略宽一些,第三笔短横两边不到头,
第四笔竖占竖中线。
|
|
|
|
“电”:字中的“口”要扁一些。第三笔短横两边不到头,
第四笔竖弯钩占竖中线。
第8课
|
|
|
|
也:第一笔“横折钩”的横画要左低右高;
“竖”贴近竖中线的左侧书写;“竖弯钩”的起笔位置
与横折钩的折点同高,竖弯钩要拖得略长些。
|
|
|
|
长: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横”在横中线上;
“竖提”是新笔画,“提”收笔在竖中线上,注意区别
它和“竖勾”有什么不同;撇画止笔、捺画起笔在一处。
|
|
|
|
山:第一笔是“丨”,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竖折”由
横中线向下起笔,顿笔后略向上方倾斜写出,
提醒注意竖折要一笔写成;最后一笔短竖略偏左。
|
|
|
|
出:第一笔“竖折”先写短竖而后右行,写在横中线上,
第二笔短竖略出头,第三笔长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而不是由两个“山”组成的;
第四笔“竖折”与第一笔找齐,最后一笔短竖略向右倾斜。
第9课
|
|
|
|
飞:横折斜钩起笔右行,在竖中线处向右下行笔,
略顿后钩出,注意斜钩要有一定的弧度;
撇画止笔、捺画起笔都在田字格的中心点上。
|
|
|
|
马:第一笔横折,折在竖中线上;
第二笔竖折折钩,第一折折在横中线上;
第三笔横右侧不要接触竖折折钩。
|
|
|
|
鸟:注意第一笔撇的长短和位置;
第二笔为横折钩,接着撇的止笔处起笔,在横中线略顿后钩出;
第三笔点在竖中线停顿收笔;
第四笔竖折折钩,接着横折钩的起笔处起笔;
第五笔横右侧不要接触竖折折钩。
第10课
|
|
|
|
云:第一笔横在上两格的中间位置起笔,略短;
第二笔横在横中线上;撇折在格中间起笔,
起笔稍顿,向右下撇出,然后折笔向右,尾部稍顿收笔;
第四笔长点向右下点出,注意收笔顿笔。
公:“公”字第一、二笔与“八”字相似,
|
|
|
|
第三笔撇折在格中间起笔,起笔稍顿,向右下撇出,
然后折笔向右,尾部稍顿收笔;
第四笔长点向右下点出,注意收笔顿笔。
|
|
|
|
车:第一笔横在横中线上方;
第二笔是撇折,折写在横中线上,且与第一横同宽;
第三笔横要宽于前两笔;
第四笔的竖写在竖中线上,竖的尾部要尖、细。
第12课
|
|
|
|
方:注意强调笔顺。为使字写得美观,可以抓住这几点:
第一笔点、第三笔的起笔与收笔、第四笔起笔的位置
|
|
|
|
都在竖中线上。第二笔在横中线上起笔,
第三笔横折钩的横略微向右下弯。
半:第三笔横较短,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是长横,
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尾部要尖,是悬针竖。
|
|
|
|
巴:注意强调笔顺。要写好第一笔横折和最后一笔,
找准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第13课
|
|
|
|
业:要注意笔顺是先写中间两竖,再写两边的点、撇。
要提示两竖左低右高,中间的间隔要适当,
|
|
|
|
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
|
|
本:在“木”的基础上加一短横。竖在竖中线上。撇和捺要对称。
平:第四笔长横在横中线上。第五笔悬针竖在竖中线上。
|
|
|
|
整个字注意左右平衡。
书:要写好横折、横折钩。竖是悬针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第14课
|
|
|
|
自:第一笔撇要短,其他与“目”相同。
|
|
|
|
己:写好横折和竖弯钩。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不出头。
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
|
|
东:第二笔撇折不能写成竖折,折要写在横中线上,
左右两点要对称。最后三笔与“小”的写法相同。
要与“车”进行比较,区分字形。
|
|
|
|
西:第三笔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第五笔竖弯要
紧靠竖中线起笔。整个字形略扁。
第15课
|
|
|
|
回:要先写里面的小口,后关门,整个字的字形稍扁,上宽下窄。
注意小“口”横折的在横中线上。
|
|
|
|
片:竖撇要写直一些,由重到轻。写好第一笔和最后一笔。
|
|
|
|
皮:注意第一笔横钩和第二笔竖撇的写法。
第三笔竖在竖中线上,最后两笔与“又”的写法相同。
横钩是新笔画,写的时候要注意左低右高,钩短而有力。
第16课
|
|
|
|
生:第一笔撇要短,注意三横的区别,
竖在竖中线上,起笔要比撇高些。
|
|
|
|
里:先写“曰”,写扁一些,最后一横在横中线上。
第五笔是竖,写在竖中线上。最后写两横,上横短,
|
|
|
|
下横长。这个字的笔顺容易写错,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果:先写“曰”,写在上半格,然后写“木”,
一横一竖分别压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第17课
|
|
|
|
几:第一笔是竖撇,写在竖中线的左边,
第二笔横折弯钩,起笔与撇的起笔相连。
注意二者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
|
|
用:写好第一笔竖撇,波音两横一竖的写法和点位。
外边的同字框大小适中,最后一笔竖要压在竖中线上。
|
|
|
|
鱼:第一笔撇要短,中间的“田”不能写得太大,
“田”第二笔横折的横压在横中线上,
第四笔竖压在竖中线上。最后为长横。
第18课
|
|
|
|
今:指导写好“人字头”,撇尖低,捺脚稍高,撇、捺打开,
开口度大。撇捺相接处以及点和横折收笔处,都在竖中线上。
|
|
|
|
第三笔点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处,最后一笔横折的折略偏左。
正:注意三横两竖的不同,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
|
|
雨:第三笔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第四笔竖在竖中线上。
最后四“点”,左右对称,如隔窗看檐下的雨水均匀滴下。
|
|
|
|
两:前三笔与“雨”相同。
注意区别“雨”和“两”。
第19课
|
|
|
|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与捺对称。
|
|
|
|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
第三笔自“横”中间起笔,向左下撇出。
|
|
|
|
最后“捺”起笔低于长撇并与撇相接,向右伸展与撇对称。
来:中间的长横压横中线,竖压竖中线,撇、捺分开。
第20课
|
|
|
|
年:提示笔顺,第四笔“竖”要短些略向右斜。
|
|
|
|
左:第一笔“横”短,第二笔“撇”长。
最后“长横”高于“撇”的收笔处。
|
|
|
|
右:与“左”比较,第一笔“横”要长,
下面的“口”扁些,不宜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