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二次备课
(2014-12-20 14:44:41)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数学 |
三年级数学教案
毫米、分米的认识
任志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米尺;直尺、一分硬币、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们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老师的身高是1米60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
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让学生举出身边的例子,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做单位。
老师手里有一枚硬币,老师想量出它的有多厚,我用米作单位合适吗?(不合适)我用厘米作单位行吗?(不行)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二、探所交流、学习新知
1、认识毫米。
(1)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
教师指出:直尺上的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说一说,1毫米的长度是什么样的?
多找学生说一说,1毫米的长度大约有多长。
完成P22做一做
(1)引入分米。
①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一一地量很麻烦。)
②独立探索: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
③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④教师说明: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我们要用到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从而引出“分米”。”dm”(板书,把课题补充全:分米的认识)
(2)问: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3)学生用直尺量1米长的绳子,每1分米做一个记号,问: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4)想一想:1米等于多少毫米?
三、巩固运用 解决问题
1、
2、
蜡笔长6(
粉笔长75(
一块橡皮厚12(
四、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