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次集体备课
(2014-10-21 08:31:58)
标签:
教育 |
分类: 三年级科学 |
认识水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用语言或画图等方式描述所观察的水的特征。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3、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水的基本性质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水、烧杯、筷子、雪碧、醋、木块、橡皮的等。
教师:地球上水的分布资料卡、各种有关水的美丽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因为有你花儿更加美丽,因为有你鱼儿更加快乐,因为有你庄稼更加茁壮成长,因为有你地球多彩多姿。
学生回答:水
提问:你们对水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是的,我们生活中处处需要水,水对于我们很重要。今天我们就进一步“认识水”、(板书:10。认识水)
二、合作探究:
1.探究水的特点。
教师出示一杯水、一杯酒、一杯雪碧。
(1)提出问题: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2)猜想假设:分别让不同小组的学生说说,并让他们说出这样猜想的理由,写在记录纸上。然后总结学生的回答:没有颜色、透明的。(板书)
(3)制定方案: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如何运用我们的感官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小组讨论,都是用的什么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写在记录纸上。引导学生完善方案:正确的观察步骤是一看、二看、三尝、四摸。这里我们可以用前三步来验证。
(4)实施探究:派一名学生演示,然后各组再验证。教师说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品尝。
(5)汇报展示:你们都是怎么知道哪一杯是水、哪一杯是酒、哪一杯是雪碧的呢?
(6) 概括总结:师:那么水到底具有哪几种性质呢?
很好,刚才同学们运用了自己的感官来解决了这个问题,可见,在我们的科学实验中,实践非常重要,不要毫无根据的说。
2、进一步认识水,了解什么是液体。
(1)认识水的形状。
提出问题:水有形状吗?水是什么形状的呢?
出示两个黑色塑料袋,让学生猜出里面装的是什么?
学生小组内提出猜想、制定方案
学生展示汇报探究结果:1号袋装的是水,2号袋装的是石块。
水是没有形状,它随着容器的变化发生变化,而石块的形状不会发生变化。
(2)认识什么是液体。
四、课堂总结
像水、雪碧这样能流动的物体叫做液体。
像石块、橡皮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叫做固体。
常温常压下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