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康熙狩猎图中的故事传说(古瓷器上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之二十一)

(2016-01-23 11:20:31)
标签:

洛阳古瓷鉴藏博物馆

分类: 博物馆藏品文化

http://s5/large/005AJSs4zy6MqfAN0A414&690

http://s14/mw690/005AJSs4zy6YN7qXepf7d&690

http://s11/mw690/005AJSs4zy6YN58qZl05a&690
      上图:洛阳树威古瓷鉴藏博物馆藏的清代康熙青花“康熙狩猎图”大盘;下图为国外拍卖会拍卖的清代康熙青花“康熙狩猎图”盘
http://s14/mw690/005AJSs4zy6YN58KsNv1d&690

康熙狩猎的故事: 
      古代的中国,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各种野生动物繁多。而古代的帝王,也多有游猎之好。清朝入关后,为了保持满洲八旗子弟尚武、彪捍的民族传统,把“木兰秋狩”当作一种制度坚持下来,每年秋天都要组织八旗进行大规模的集体狩猎活动。 
      虽然清朝皇帝大多是狩猎能手,但却没有一人能比得上康熙皇帝的。从小开始,康熙就在满洲侍卫默尔根的教练下,刻苦学习骑马和射箭。而可贵的事,默尔根也并不在乎学生就是皇帝,在康熙姿势、方法等方面稍有不当时,必定严厉批评,要求改正。正是在默尔根的严格教练下,使康熙的狩猎技艺炉火纯青,愈发精湛。这一点,在康熙晚年时还念念不忘,每每提起,仍感慨不已,可见印象之深刻! 
      康熙皇帝狩猎也是以“秋狩”为主,但又不绝不限于“秋狩”,从宫廷挡案记载可见,凡是有到北方的出巡,就必定伴有狩猎活动。如康熙二十年(1681年)的一次出巡中,一周之内打死八只老虎。跟随在康熙身边的西方传教士南怀仁和作家高士奇的著作中,都有康熙狩猎的详细描述,对康熙皇帝的狩猎才能倍加赞赏。  
     又据民间传说:康熙皇帝上五台山礼佛,住 台麓寺行宫,黄昏时分来到这里,一只斑斓猛虎从对面的山上一步一步走下来。康熙见了,问随身的侍卫:“老虎吃人不吃人?”侍卫回答道:“吃人是老虎的本性。”康熙听了,便从侍卫手中取过弓箭, 射死那只老虎。虎死后,康熙立即责备随身的侍卫:“你们遇事就不动脑子,一般的老虎应是从山上窜下来,而这只老虎是一步一步从山上走下来的,很明显这只老虎是前来迎驾的,你们怎么说是伤害人的 ?”侍卫们一听觉得有道理,为了向这只老虎表示歉意,把死后的老虎抬进寺内庭院里,在特制的木架上供起来。
  供桌上香烟缭绕,供品堆积如山。并将红崖村改为射虎川。当老虎肌肉腐烂后,取出烂肉,以草填之,眼嵌玻璃球,移到天王殿内展出,栩栩如生,这就是“射虎川”的由来。
  《山西历史地名录》也有这方面的良载: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883年)帝西巡经此(指台麓寺), 忽遇一虎,亲挽雕射之,虎应弦而毙,因名射虎川。
  据《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在他晚年时,公布过一个打死野兽的数字:“虎一百二十五、熊二十、 豹二十五、猞猁十、麇鹿十四、狼九十六、野猪一百三十二……”照此数字,他真可谓是一个武松式的 “打虎英雄”了。 
  其实这个数字是真实的,但不是康熙一个人打死的,据跟随在康熙身旁的西方传教士南传所写的《 鞑靼旅行记》,泄露了天机。书中记录了康熙二十一年的一次打猎情况。
  首先,康熙从御林军中挑选三千名弓箭手,他们按着一定的顺序和间距,列队绕着山峰,向两侧扩 展,围成一个直径三里的环形。等所有的位置固定以后,全体成一条线向前进。前面无论是谷涧,还是 荆棘深丛,甚至是险陡的山崖,任何人都必须攀涉,不准左右串动,离开队伍。就这样,横越谷涧和山 岭,把兽类围在这个环网中,再渐渐地围到一块没树木的低地。然后,三千名武装士兵连同王侯百官, 步比步,肩比肩地穷追那些从洞穴中,从栖息地赶出来的兽类。那些兽类东窜西逃也找不到逃路,终于 力竭就捕。用这种办法,仅半日间就抓住三百多只牧鹿、狼和狐狸以及其它野兽。

    康熙守猎,现在看是破坏生态平衡,是不可取的,但在历史上看,是为了保持斗志,始终不懈怠,对民族的影响是有积极意义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