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隼·(二)城市之鹰
一民
这几年,随着城市环境保护和大气治理工作的有力推进,北京的天蓝了,水清了,树绿了,霾少了,处处绿树成荫
,繁花似锦。原来都较少见到的麻雀,如今已是三五成群,近在咫尺,不再怕人;更多不曾见到的野生珍稀鸟儿,也会在一年四季中,频频出现在北京的各个公园里。
若干年前,对北京的拍鸟爱好者来说,想在城市中心的上空拍到一只鹰隼之类的猛禽,实为一种奢望。而对一窝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燕隼,能连续拍上一个多月,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而在今年,这样的事,却的的确确发生了。
7月初,自从有人在北京玉渊潭公园西南角的灯塔上,发现了一对占据乌鸦窝并产蛋育雏的燕隼以来,在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不管烈日炎炎,无论狂风暴雨,每天都有众多的男女老少戴着口罩前去观赏,拍照。记录下了这窝燕隼孵化、育雏、出窝、练飞的整个过程。对北京的观鸟、拍鸟爱好者来说,这如同参加了一场盛大的“嘉年华”。为因疫情较少出门,而心情焦虑的人们,带来了许多精神上的疏导和欢乐。
正是因为城市环境好了,鸟儿多了,才使得以捕食麻雀等小型鸟类为主的燕隼,在这座城市里安营扎寨,繁衍生息。而这些燕隼,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令人们肃然起敬的“城市之鹰”。在我看来,这些人类的朋友,已经喜欢上了这座变得愈加美丽的城市。而这座美丽城市,在亦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同时,也同样属于它们,那些尊贵的客人——“城市之鹰”。
或许,在它们当中,有的会继续留下来,安逸生活;有的将迁徙别地,四海为家······但不管如何,我都希望它们每年还会在这里重逢
。
尊贵的“城市之鹰”,明年乃至今后,我仍然会在这里等你,不见不散。
燕隼(学名:Falco
subbuteo)的体形比猎隼、游隼等都小,为小型猛禽,上体深蓝褐色,下体白色,具暗色条纹。腿羽淡红色。栖息于接近林地的开阔原野。捕食小鸟和大型昆虫。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摘自百度百科)
(照片,2020年8月拍摄于北京玉渊潭公园)
谢谢雅赏,欢迎光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