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经历之十三——著述如众

标签:
历史教育情感图片 |
分类: 职教经历 |
职业高中学制三年,当时有的课程有可借用的教材,有的课程根本就没有教材,需要我们自己编写讲义作为教学之用。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缺少教材,就为以后我们能够参与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机会。
参加编写教材的机会在1984年到来了。电子工业出版社的邓编辑来我们学校召开关于职业学校教材工作的座谈会。与会老师普遍对职业学校学生缺少正规的教材问题,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邓编辑也表示电子工业出版社有出版此类教材的强烈愿望,双方一拍即合,我当即表示要参加收录机原理与维修教材的编写工作。由于初次参加教材的编写工作经验不足,电子工业出版社聘请了(原)电子部三所的刘工程师作为主审来把关。当时电子部三所位于大山子,我多次奔波请教,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完成了《收录机原理与维修》的参编工作。出版社有严格的操作规程,通俗的说一本书要经过要三审三校,即主审、编辑和作者都要对书稿经过三次审稿,三次校对之后才能出版发行。电子工业出版社于1985年正式出版发行《收录机原理与维修》一书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材。。
《收录机原理与维修》1986年8月出版,主编《收录机原理与维修》(修订版),电子工业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主编《收录机原理与维修》录像片电子工业出版社1992年2月发行;《收音机、收录机、组合音响维修999例》的编委及参编,电子工业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主编《实用无线电维修操作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年出版;编著有《电子设备测量与技能训练》字数43.3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主编《收录机原理与维修》(第三版)字数51.8万(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 等几十本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业用书,涉及到电子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农业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等等。2007年10月被电子工业出版社评为“优秀作译者”。出版社的编辑跟我说仅《收录机原理与维修》一书发行量已逾百万册。
每每看到这些付出努力的成果,虽然是阶段性,但也是历史的,自感到年华没有虚度,还是为行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