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历之七——维护北海公园照明设施

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古老园林,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北海公园。它是我国迄今保留下来历史最悠久而又最完整的国家园林之一,具有独特的造园艺术风格,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和最珍贵的文物遗产。北海位于北京市中心,故宫的西北侧,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
据有关资料介绍,北海公园的建设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据说,浩翰的东海上有三座仙山,叫做蓬莱、瀛洲、方丈;山上住着长生不死的神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方士徐福前往东海寻找不死药,可一无所获。到了汉朝,汉武帝也做起了长生不死之梦,可寻找仍然没有结果,于是下令在长安北面挖了一个大水池,名“太液池”,池中堆起三座假山,分别以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命名。自此以后,历代皇帝都喜欢仿效"一池三山"的形式来建造皇家宫苑。北海采取的正是这种形式——北海象征"太液池","琼华岛"是蓬莱,原在水中的"团城"和"犀山台"则象征瀛洲和方丈。园中有"吕公洞"、"仙人庵"、"铜仙承露盘"等许多求仙的遗迹。
北海公园是我国现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拨巨资对北海公园予以修葺并疏浚三海、修整建筑、增加设施,使北海更加绚丽多姿,成为人民休息游览的胜地。北海公园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海白塔是1651年,清世祖福临根据西藏喇嘛的请求,为民族和睦,在广寒殿的废址上所建藏式白塔,在塔前建"白塔寺"(正觉殿为山门)。因为岛上建起了喇嘛佛塔,山名也就改称为“白塔山"了。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塔顶被损。在修复时,发现塔内主心木中藏有一个二寸见方的金漆盒子,盒盖绘有太极图,盒内藏有两"舍利",证明此塔是一座舍利塔。该塔矗立于琼岛顶峰,绿荫拥簇,巍峨壮美,引人瞩目。这种象征神权的建筑物--白塔和永安寺,设置于琼岛的重要位置上,具有主宰全园的气势,以体现"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此是帝王宫苑的一大特色。
1971年2月末(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对公众没有作任何公告和通知的情况下,与中南海一桥之隔的北海公园及附近的景山公园被神秘关闭,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近2年后的1978年3月1日,方重新对社会开放。据后来的史料披露,江青、王洪文等人经常在此游玩和休憩,北海公园一度成为仅供少数高官享乐的“官园”。我们公司在1978年初,也就是恢复高考之后,第1次考试结束后接到北京市有关部门的修复北海公园的任务。当时是一项很重要的政治任务,叫做人民的公园归还于人民。
当时我们美术公司的电工负责工作的区域是白塔、濠濮间、仿膳饭庄等地方的照明设施。
濠濮间位于北门内之东南,为北海的园中之园。此处山石环绕,树木茂密,曲涧石桥,还有环廊亭阁。
仿膳饭庄是一家专营正宗宫廷风味的著名饭庄,至今已有七十多年。据说是几位"御膳房"的厨工,仿照清宫"御膳"的做法,制做各种菜点,并取"仿膳"之名的。由于"仿膳"菜点制作精致,色形美观,口味讲究,继承了清宫"御膳"清、鲜、酥、嫩的特点。主要美食有:清宫点心,宫廷宴席和满汉全席等,享誉中外,深为广大游客所青睐。
琼岛春阴碑在琼岛东麓,立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碑文为乾隆所题。"琼岛春阴"为燕京八景之一。
北海公园继承了中国历代的造园传统,博采各地造园技艺所长,兼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当时觉得能够如期的完成任务,尽快的将公园还给人民,是很光荣而自豪的。
渔夫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