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2月28号,我们离开了插队一年零九个月的珍珠泉公社。回来之后就抓紧去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等等工作。当时的北太平庄派出所是在一个居民楼之中,可以充分体现警民一家的氛围。办理粮油关系也在那个院里,非常方便。12月31号就通知我们到北京市文化局报到。北京市文化局紧挨着北京电报大楼的侧畔,地理位置相当明显。在12月31号前报到,就说明我们是从76年底前算参加工作,据说对计算工龄有好处。虽然后来得知插队也计算工龄,但当时组织的考虑,我们还是应该念组织关怀之好心。
到了报到的时候才发现来自珍珠泉公社的插友们分布的很分散,珍珠泉、称沟湾、下水沟,东方红、转山子都各有一位。这5位知青有4位分配在北京市美术公司,一位分配在戏剧学校。要求我们1977年1月3号就到北京市美术公司报到。
北京市美术公司地址在东城区和平里北小街豁口青龙胡同1号,现在已改建为北京歌华大厦。到了公司,干什么工作完全不知道,报到之后就是给我们办学习班。当时的学习班学员有30多人,主要是来自怀柔和延庆的知青,设立了临时团支部,有书记和副书记各一名,书记是党员,我任副书记。学习班要举办三个月,学习内容完全由公司进行安排,主要是由人事处的杜、王、赵姓同志负责。除了学习毛泽东主席的《论十大关系》,工业学大庆等等内容,就是干一些实际工作。公司领导说的很明确,学习班期间的表现将作为分配具体工作的依据,这种关系到今后工作前途的动员是非常管用的。
第一次实习工作是晚上去北京工人体育馆挂会标,就是开会挂的大横幅标语,具体内容早已忘记,但是工作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标语是由公司一车间的美工用大白纸事先刻好字按顺序铺在红(绸)布上,由有经验的师傅摆好位置,再由我们这些学员用大头针从标语的背面将字一一别好,窍门就在是从背面别,标语悬挂起来,看台上的观众基本看不出来。
北京工人体育馆作为北京工人体育场的姊妹篇,以前看比赛也去过几次,但那个时候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哪有时间去体会建筑的结构。现在则截然不同,空旷的体育馆就我们这十几个人,那种感觉非常的爽。利用工休的时间可以充分的了解一下。在东、西、南、北看台之间的走廊间,还有供运动员淋浴的设施,这可是看比赛的时候不能够了解到的啊,这都可以算作实习的收获。
后来了解到类似于开会所需的标语,人民大会堂,政协礼堂各种会议,体育场馆中心等等的横幅标语,大部分是由北京市美术公司来负责制作和悬挂。事情虽然不大,但是也挺庄严和神圣的。
渔夫乐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