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心解——“见微知著”
(2022-05-15 10:13:04)
标签:
历史文化情感成语见微知著 |
分类: 成语心解 |
“见微知著”,这个成语意指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也见汉班固《白虎通·情性》:“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於事,见微知著者也。”近义词:原始见终、因小见大、可见一斑、一叶知秋。
成语故事讲:一天,箕子到帝辛(即后世所称纣王)那里汇报工作,偶然看到帝辛的生活出现了一点小变化,这个细节在表面上看起来完全没有什么大不了。可是箕子的见识非同一般,他见此情景真可谓诚惶诚恐,大惊失色,那这是一个怎样的细节令箕子如此呢?箕子所看到的其实就是帝辛用了一双象牙的筷子,大家都知道象牙的筷子无疑是很奢侈的,但是帝辛作为天下之主,用这样一双筷子不是太正常不过了吗,哪个帝王不是披金戴玉的啊,箕子又何必如此大惊小怪呢?原因就在于帝辛早期是非常朴素的。
后来果不其然如箕子所料,朝歌出现了“酒池肉林”、“炮烙之刑”。如此的昏庸残暴,难怪最后会被西周所灭。
“见微知著”在现代的非线性科学中也可以找到依据。比如,混沌系统对无限小的初值变动和微扰具于敏感性,无论多小的扰动在长时间以后,会使系统彻底偏离原来的演化方向。进一步研究表明,混沌是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固有特性,是非线性系统普遍存在的现象。混沌现象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天气变化就是一个典型的混沌运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E.N.洛伦兹在美国科学发展学会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蝴蝶效应》的论文,提出一个貌似荒谬的论断:在巴西一只蝴蝶翅膀的拍打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产生一个龙卷风,并由此提出了天气的不可准确预报性。
混沌系统具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二是临界水平,这里是非线性事件的发生点;三是分形维,它表明有序和无序的统一。混沌系统经常是自反馈系统,出来的东西会回去经过变换再出来,循环往复,没完没了,任何初始值的微小差别都会按指数放大,因此导致系统内在地不可长期预测。
时至今日,蝴蝶效应仍为人津津乐道,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人们对混沌学的浓厚兴趣。今天,伴随计算机等技术的飞速进步,混沌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影响深远、发展迅速的前沿科学。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见微知著,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尽量不要让“蝴蝶效应”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