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八路军源聚酒坊与寿光市侯镇新纪元酒业有限公司之缘

标签:
文化 |
分类: 纪实文学 |
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兴办的源聚酒坊遗址,位于寿光市台头镇北台头村内。诞生在抗战烽火中的源聚酒坊,时为八路军在清东抗日根据地的首家酿酒企业。
1943年,本地抗战处在最为艰难困苦阶段,日伪在加大军事斗争的同时,对清东地区的清水泊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经济封锁。为粉碎敌人的阴谋,坚持“自力更生、生产自救"的战略方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在北台头村办起了源聚洒坊,陈维荣任经理,陈子谦任生产技术经理,采用蒸汽蒸馏,圆盘甑固态发酵技术,专门生产疗伤功能的酒精和高度白酒。
侯镇是潍县北部和寿光境内的商贸重镇,镇内店铺林立,商号众多。其中酿酒业起源较早,历史悠久,清末民国达鼎盛期,私人酒坊就有十几家之多。1939年,日军侵占侯镇,对工商户盘削抢掠,不少酒坊被迫关停。1945年6月,八路军抗日反攻解放侯镇后,渤海区工商局三分局派郑康寿、陈子谦、陈维荣到侯镇,联合洪源、醴泉、四合成、公盛、太源亨、太源桓、福玉成、钟聚等9家酒坊,组建了康盛酒厂。1945年秋后,北台头村源聚酒坊的技术人员和主要设备迁往侯镇。1946年秋,国民党主力部队进犯寿北解放区时,为守护酒厂财产,陈维荣藏身大缸内脱过了敌人的搜捕。康盛酒厂的问世,是侯镇传统酿酒业生产恢复与发展的重大生机。
据侯镇新纪元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兰之介绍:侯镇历史上酒坊从业人员众多,他曾祖就是一位酒坊的从业者。侯镇新纪元酒业有限公司,品牌有一个“源”字,新纪元酒业芝麻香型高度白酒中的源之悦、源之梦、源之情,三个品牌都是“源”字头。
寿光市侯镇新纪元酒业有限公司的前世今生,均与当年抗战岁月的源聚酒坊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为地方名酒胜地酒文化的传承,增添了弥足珍贵的红色印记。
新纪元酒业有限公司地处东夷文化的发祥地潍弥平原——山东省寿光市侯镇,此处既有温带季风送来自然微生物、有利于酒曲发酵,又有沂山水系弥、丹、桂、尧等诸水经流、潜流之泉,可供酿酒。再加上优良的地理环境,进一步保证了所产酒的酒质。历史上侯镇称之为山东四大酿酒古镇之一。
寿光有真正文字记载的酿酒业,来源于北魏大农学家贾思勰。贾思勰生长在寿光。他在《齐民要术》中《造神曲并酒》一章,叙述酒的酿造工艺,主要来源于寿光的酿造工艺,据十代《寿光县志》记载,到清朝初年,作为十天五个大集的盐、酒集散地的侯镇,已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条透胡同,街街有酒坊,巷巷有酒店,从而极大的刺激了酿酒业的发展。当时已有酿酒作坊 20 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