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古韵新风青州美》

(2023-02-24 10:02:20)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散文《古韵新风青州美》
驰名中外的云门山“寿”字
散文《古韵新风青州美》
山脚下的桃花刚刚盛开

古韵新风青州美

古城青州是一种文化符号,在几千年的缓缓岁月里沁着浓郁芬芳的诗词味,带着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优美的传说,就那样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静默着。平滑的青石板街,窄窄长长地从偶园门口外南北延伸着;粉墙黛瓦在细雨里沐浴着;少女清照误入藕池后随手携带的丝穗在风中缓缓飘荡着……

这是一处令人蔓生联想的地方,一处荡漾着古老华夏文化韵味的古地。儿时,父亲经常给我讲起他在驻地青州的原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时的情景,因为那段快乐的时光时常荡漾在他的心中;近几年以来,山东青州云门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因企业文化建设及征文颁奖等活动,有幸都参加过;还有就是参加省、市等各级文联和作协举办的文艺采风,都对各名胜古迹和新开发的景点进行了游览。青州之名,始见《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为古“九州”之一,上古为东夷之地。至夏商间,先后为爽鸠氏、季则氏、逄伯陵氏所据。周初封吕尚为齐侯,地始归于齐。历春秋战国之世,均为齐属。因地处东海和泰山之间,位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负海之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适中的温带季风性气候条件,使的青州名胜荟萃,风光旖旎……古老的青州在今天依旧焕发着日新月异的生机和活力,令人迷醉其间,流连忘返。

驰名中外的云门山位于青州城南2.5公里,海拔421米。站立于山顶上的望海亭,但见北面是高楼耸立、街巷笔直、人影攒动、花红树碧的青州城;南面墨绿色的山岭连绵起伏,一直延伸到视野看不到的天际,令人浮想联翩,神清气爽。山顶上有石洞南北相通,远望像一方明镜高悬于天空之间,不禁令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尤其是夏秋时节,洞内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缥缈虚无宛如仙境,人称“云门仙境”,这也是云门山得名的由来。山的南面有隋唐时代造像5窟,石佛272尊,最早的雕刻于隋开皇年间。历代文人墨客,尤其是宋代曾经任职于青州的如欧阳修、富弼等先贤,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摩崖题刻。山北面镌有中国古代最大的摩崖汉字---“寿”了,据史料记载:“大明嘉靖三十九年九月初九日,衡府内掌司冀阳周全写”。周全为衡王祝寿,以“寿比南山”之意而凿为明嘉靖年间衡王府的内掌司(典膳系掌管王宫膳食的官),已400多年的历史。成语“寿比南山”一词即渊于此。“寿”字通高7.5米,宽3.7米,仅寿下“寸”字就高2.3米,所以当地流传着“寿比南山、人无寸高”之说。

据陪同我们的青州宋显炳老师介绍(这是众多传说中的一个):很久以前,云门山叫纱帽山,南面的劈山叫人面山。传说秦始皇巡游到青州到云门山,发现这里是藏龙卧虎之地。人面山酷似一个正在熟睡的人脸,大云顶是乌纱帽帽冠,两边的东西阆风亭是乌纱翅。看,秦始皇心中不由大惊此处风水极佳日后会出贤人替代自己的江山于是派人给人面挑断了鼻筋,将乌纱帽帽冠凿了个洞,这就是云门洞。青州当地有一拜寿、二拜佛、三拜清官之说。近年来,众多的中外游客都把能到云门山参拜大寿字作为自己最大的心愿。

青州古城旅游区是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城景合一的文化旅游区。时光是最好的工匠,街上的青石板路被游人的双脚打磨得光洁如镜,留住了多少风云岁月的斑驳,才会有今天那时光老人沉甸甸的颔首称赞拾级而上,登上古街南部的阜财门(南门),抚摸城墙垛口上的青砖,一经手掌与青砖轻柔的触碰,眼前立刻翻阅起多少刀光剑影那远去的记忆。古城是国内外罕见,至今保存完好、山水城一体的明清古城。大量衙署建筑遗存、遍布古街的牌坊及众多传统民居。历史脉络清晰,城建格局完整,至今完整地保留原貌。汉、回、满等多个民族整延续着古青州地区的传统文脉。具有800年历史的昭德古街,被列为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隆盛糕点、金城药铺等老字号和特色店铺400多家,传统名吃100多种,延续着海岱都会的繁华。世界上最早的拉弦乐器——青州挫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州回族花毽以及满族八角鼓等7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述说着青州古城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

古街上的真教寺为全国仅存的三大元代真教寺之一始建于宋代的万年桥,历经千年,今天依旧在默默述说着当年商旅往来、人声鼎沸的繁华商业风采;三贤祠、归来堂等记录着范仲淹、富弼、欧阳修、李清照等众多历史名人与青州古城的不解之缘......这里,先后走出了800名进士,12名状元,国内罕见;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多处涉及青州古城;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奎星楼、三官庙等上百处古建筑凸显了宗教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共融共生的青州古城文化。更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偶园原是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冯溥的私人花园。它是现存稀有的康熙风格园林建筑,有着很高的建筑文化价值。园内依旧保存完好的假山、绿竹、翠柏、清泉和长满青苔的石阶,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当年这里曾经的清雅和风致。今天这里是老街人锻炼与休闲的场所,武术、京剧与花毽都是居住在这里的回族居民喜闻乐见的娱乐与健身方式。古街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用岁月转瞬流逝的的纸笔,忠实的记录着千百年来古城青州的兴衰与荣辱,不管眼前如何让风云变幻,那一砖一瓦、一块块甘当铺路者的青石、范公亭公元里的唐楸宋槐,以及如锦似带的南阳河,总是岿然不动,像一位位智者,静静地端坐在那里,望着每一个日出和日落,用他们已经光滑坚硬的脊背承载着古城与历史共进的和谐发展新画卷,唯有城外劈山上那一道道风雨侵蚀的沟壑和岁月抚平的棱角,见证着古城青州在新时代下踏上新征程那矫健的步伐

假如在某一个晴日里来到青州,一个人,心无旁记的慢慢沿着街走着,看看宋唐风格的的房屋建筑,古老光滑的石凳石桌,或者树流水,自然而然就会滋生出一种怀古诗韵;雨天里,更是将街润染成一幅灵动可爱的水墨画卷,游人也成为水墨中的人物,与女词人李清照一样:风神飘飘,脚步轻轻这里历代文人墨客的步履,一路走过,挥手远去......

时光早已“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可是,这一角古城青州风景,仍然坚守和创新着一段厚重的历史,记载着一段辉煌的文化,直面一段沧桑的岁月,更在书写今天一段精彩的传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