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教学点评(执教:深圳 朱元钦老师 )
龙门县跟岗学员 张小珍
跟岗学习第三天即 11月5日上午第一节,我在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与八位跟岗学员一起听了另一位学员朱元钦老师执教的《小小的船》。课后,先由朱老师介绍这一课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教学目标,然后我们进入评课环节。
大家在导师游彩云的带领下围绕课例,各抒己见,气氛很活跃,思维火花碰撞尖锐 。 我认为这一课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一、朱老师个人的教学素养很好,专注,有气质。朱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整节课教态自然、教学语言亲切、普通话准确、充满了儿化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朱老师的这一课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新颖的课堂。在朱老师的课上,我们看到的语文课有时有美术课一样的展示,有时又有音乐课一般的活动,我觉得这是一种大胆的、有益的尝试。朱老师为了上好这一课,特意从深圳快递了一本有关《摘月亮》的绘本书,并在课堂上做了拓展延伸,学生的专注力极好。这种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感官的刺激,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方法使学生学得好、学的懂。
听朱老师介绍,她的学校正在搞一项“两人包班”的教学模式,就是说由两位老师把一个班的所有科目都包下来,语文老师有可能同时是美术老师、音乐老师、写字老师,数学老师有可能同时是英语老师、体育老师、活动老师.......
真是让我耳目一新,也让我有一种迫切充实自己唯恐落后的感觉。
三、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采取上,朱老师善于运用正面激励、正面评价,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情导趣。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诸如“很好很聪明”、“非常棒”
、“嗯,很棒了”、“我听到了全班的声音”......再加上老师像大姐姐一样的体态语,这些一年级的小朋友真是学得乐在其中。
这节课带给大家的思考也很多,在教学中怎样处理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课堂中是注重文本的整体还是生成?下面是我给朱老师的一点建议:比如关于识字教学环节,朱老师忽略了识字教学中写的指导、写的训练;另外一类字和二类字的教法应该区别开来,就是同一类字,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所侧重;记生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的时候不应太单一。、识字教学中要求“四会”的“音、形、义”一定要过关,真正达到会认、会读、会写、会用的水平,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从文本的挖掘来说,叶圣陶老先生的这篇《小小的船》是一篇唯美的儿歌,我们应引导学生去好好品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一辈子都记得,所以应多指导学生读,想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