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股票投资理财 |
分类: 财经 |
5月中旬以来,市场延续窄幅盘整态势,上证综指已连续三周在不到100点的狭小空间里缩量震荡,市场上不少投资者都等待着“最后一跌”好抄底进场。5月即将收官,6月影响行情的因素不断增加,尽管宏观经济运行格局稳定,但在美联储议息、英国脱欧公投、A股可能纳入MSCI指数、新三板分层及可能宣布深港通实施时间等一系列事件影响下,多空将展开大对决,股指平稳波动可能会打破。
在短期不确定性增大的背景下,机构人士普遍认为,增量资金入市的可能性不大,短期仍将以存量消耗行情为主。截至5月26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降至8233亿元,周环比回落约34亿元,创出去年5178点以来的新低,指数未创新低的背景下,融资余额却创出新低,表明当前市场仍处于存量消耗的行情。此外,EPFR数据显示,上周海外资金继续净流出中国权益市场资金,金额约24.8亿人民币。
此外,对于投资者普遍关心的“A股入MSCI指数大概率获得通过”以及“深港通”等事件,机构分析师认为将加大市场的波动,但不对市场产生趋势性影响。假设A股被纳入MSCI指数,短期对市场主要体现在情绪上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初始新增资金规模太小,大约10-15亿美元;另一方面,按照MSCI指数配置的被动ETF基金,需待明年5月最后一个交易时间才选择配置部分A股。至于深港通方面,虽然宣布“启动深港通”时点日益临近,但宣布之后仍需3至4个月的准备时间。因此,宣布“深港通”启动事件更多的体现在加大市场的波动上,但对市场不产生趋势性影响。
技术上来看,1995年来指数反弹15%以上的行情共有14次,在同一牛熊周期中,上一次反弹结束至下一次反弹出现平均间隔小半年,最快两个月。最近的反弹结束才一个半月。因此,当前操作需慎重,存量博弈市赚钱不易,需等待更优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