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财经投资理财 |
分类: 财经 |
对于目前市场来说,市场多空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空头认为中级调整即将开始,而多头认为拿下4000点后再说,不管市场分歧的悬殊多大,我认为总体上向上的格局没有改变,改革牛的大方向还是不变的,要说变的就是短期之内有大波动,虽然说节前有过震荡,但由于节日期间综合因素作用下,节后震荡幅度将进一步加大,而操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也是毋庸置疑的,其难度最大的就是选股,目前市场整体来说有50%以上的股票已经经历主升浪,而其他股票都有不同的涨幅,虽然说权重股涨幅比较小,但是大部分股票的涨幅超过一倍以上,如果说A股沪指上万点,唯一的可能就是权重股出现集体走牛,中石油起码突破历史新高,要是这样的话小盘股恐怕要跌的面目全非,短期来说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从长远来说、起码明年后也许有可能,我们散户来说目前所要做的就是顺应趋势,至于指数大方向只要把握好,其他的就是重点选好股。
我国资本市场的调控历来都是利用新股发行速度控制的,这次行情也不会例外,从IPO再启动情况看,去年为了启动改革牛,史无前例告知发行100只新股,然后还采取降息、降准措施,人民日报、新华社不断发表评论宣传,总算把改革牛渲染起来,疯牛病却出现了又要控制,管理层采取两融检查、新股发行提速等等措施,总算遏制了疯牛事态,可是新股持续被疯狂炒作也是市场的一大隐患,新股疯炒原因两个方面造成的:第一是因为市场资金充足,改革牛启动后场外资金跑步入场态势与日俱增,从开户数迭创新高就可以看出场外资金跑步入场愈演愈烈,资金泛滥了就是惹祸,新股是首当其冲;第二这与我国市场投机气氛浓厚不无关系,问题我们的制度不公正也助长了投机,新股发行速度如果再提速的话市场就会有危险,管理层为了压制市场疯狂,可能就利用提速发行新股来浇灭市场狂热状态,四月提速发行是30只,如果后面提速至每月50只,哪么市场资金总有一天会紧张。就新股改革来说其实根源还是利益驱动下不能割舍,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是系统工程,由发行定价环节的市场化和申购中签的市场化两方面构成。此次的改革在申购环节分利于二级市场普通投资者,有助于消解投资者对于上市圈钱以及偏向机构投资新股重新成为“稳赚不赔”的抢手货,才会产生在申购环节让投资者利益均沾的补救措施,这些者的抱怨,但在发行定价环节则有走回头路之嫌;反过来讲,正是由于在定价环节的管制,使得都是制度上缺陷。
对于新股发行始终存在圈钱问题,这关键与大小非兑现有直接关联,试想谁不想一夜成为亿万富翁?如果限制大小非兑现,从时间上延长到10年以后,凡是跌破发行价的永远不得减持,这样做还有哪么多公司要削尖脑袋上市吗?如果打新股有风险,投资者还会因为难以申购到新股而抱怨吗?股市具备融资功能一点不假,问题对于融资者来说,现在只要能圈钱几乎不负任何责任,国外成熟市场是不是这样呢?据到国外上市的公司介绍,进门容易但上市后日子不好受,因为健全制度下必须向全体股东负责,这点我们能够做到吗?市场的问题终究要靠市场的力量解决。此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肩负着向注册制过渡的重任,如何培育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使参与各方形成博弈、用价格声音表现企业质量优劣十分关键。股市改革尤为复杂,有曲折并不可怕。如果新股重回稳赚不赔的旧态,改革就是失败的标志,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任何改革都是隔靴搔痒的。更进一步的是,面对投资者对股市扩容的担忧,监管层前所未有地明确了新股发行和审核的节奏,确定每周开两次发审会、年底前发100只新股的计划,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由于这样做加上管理层不断释放利好刺激,我国市场才能产生目前的改革牛,如果后市不能对新货股发行把握分寸的话有可能迫使行情夭折。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走了许多弯路,从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紧接着就是发行审批体制改革,这个大方向是对的。实际上改革往往伤及自己时候很难的,因为革命革别人可以、但革自己的命不容易,改革就是要把一切不合理的制度扭转过来,这也是改革牛成功与否的关键。
总体上看,短期大盘波动加大是不可避免的,在难以辨别时候也不能盲目操作,以静制动才能避免失误,如果考虑资金安全问题,操作上及时采取降低仓位,资本市场有句熟语:当别人恐慌时就可以贪婪,当大家疯狂时候头脑要清醒,总体上看短期冲击4000点是大概率,目前主要任务寻觅主升浪的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