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年天大快题135分经验贴

(2014-07-06 10:42:24)
标签:

教育

 ———谨以此贴感谢考研路上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我参加了2012年的天津大学考研初试,很可惜,除了快题,其余科目都不理想,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调剂也没成功。那就暂时告别学校,先工作吧。最近有些空闲时间,感觉可以写些快题经验给学弟学妹们,共同探讨,抛砖引玉。

  当初选择天大,原因有二,一是两位恺哥(崔恺,周恺)的模范作用,二是天大独特的铅笔表现。从小学过素描,对铅笔的好感高于色彩,其实我有点色弱,哈哈,对色彩把握不好。长话短说,那如何复习天大快题呢?
  考研要对症下药,天大考什么,如何设计,如何表达。
  天大考什么?
  从收集的试卷来看,早期考的建筑面积2000-3000平米左右,建筑类型多为一般的纪念馆,敬老院,会议中心等等,功能多,排起来不是很容易,排的好更需要一定功力,任务书上的内容比较常规,总之题目比较中规中矩。但最近几年的考题开始活了,考察内容多变。
  11年考画院,建筑面积骤降至1000,,功能寥寥无几,但周围环境复杂了,在一个古典园林中。很容易看出考的是建筑与环境的呼应关系,需要考虑建筑密度等指标,并增加了符合建筑性质的特色空间。12年我考的这年,考的也是与国画相关的一个艺术家沙龙(貌似是这个),面积仍然不大,但功能流线要求很高,有些附加条件很容易就忽视了(审题很重要)。最吃惊的是要画地下车库,我勒个去,从来没画过。虽车辆不多,但考虑到柱网的上下对齐,柱距,地库出入口的设置等,给考题增加了不少难度。除此之外,还要设计一个庭院,需要画平面详图和透视。虽然少画了一个立面,但工作量是有增无减。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天大的题目趋于灵活,不仅有建筑修养方面,还有技术规范层面的,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往的所谓万能平面将变得不堪一击,考试将功能和形式结合的更加的紧密。了解天大考察内容和变化之后,接下来说说如何应对。
  设计
  设计可以在各种手绘辅导班得到标准化的指导,画出来的快题都似曾相识,对于应试也未尝不可,但我上面说过,近些年出题老师不按套路出牌了,越来越考察设计能力。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个胖子,短短的集训去应付新鲜题目还是会力不从心,所以设计需要培养,需要悟性,需要兴趣,更需要不断练习。但只要是考试,特别是考研,只要找对路子还是能博得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天大本校的耳濡目染近5年,优势自然大于我们外校的,那我们该如何设计类?
  1、大量参考
  用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弄到本校学生的优秀作业,优秀快题,教师作品集,校友作品集。基础好的可从9月份开始临摹练习,底子薄的现在就开始,选择一些小体量的建筑进行临摹,或者建筑局部,积累处理手法,体量组合手法。务必要对天大的风格有所掌握。这里推荐几个吧。崔恺、周恺、张颀、王兴田、荆子洋,还有就不一一列举了,其实这几个的作品集就够研究的了,着重前两个,哈哈~,这里特别提醒下,王兴田的几个博物馆作品很具有参考价值。另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作品也蛮好。
  2、左顾右盼
  任何建筑师都有学生时代,都有学习借鉴的时候,这些建筑师的作品总会有个源头的,那就得放眼国外去找风格相近又符合快题的,画出来有效果的。不用说,迈耶~作品很多,构成感很强,此一人足够了。如果有时间,SOM和KPF早期作品也适合快题,一些局部的处理手法值得学习,他们是原创,咀嚼原汁原味的东西是最好的。不要模仿库哈斯,扎哈,里伯斯金等,吃力不讨好。
  除了国外的,国内一些明星事务所的作品也很有代表性,举个例子,山水秀的朱家角人文艺术馆,我去过,无论所处环境,功能,形式,空间都值得琢磨,这个也是考研后期才在网上发现的,所以复习不要闷在书里,逛逛网站,看看建筑师的微博,没准会给你个惊喜。
  3、全面发展
  有了形式,其他技术层面的切记不可忘,结合真题,把常用的规范,场地设计,尺度什么的打一张表,有空没空看看,常识性的错误尽量减少。严谨的习惯要在每次快题练习中培养,如果平时课程设计注意的不够,此时更应该绷紧神经,因为你已经落后了。
  这两点是我复习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只要投入精力,找对路子,你的设计能力多多少少是有提高的,前提必须是大量练习。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又是天大这样的名校,更何况你还是个外校的,有理由不去加把劲么?
  表达
  好设计需要好表达,差设计更需要好表达。工作之后感觉表达这块太重要了,眼下甲方的眼光越来越毒,设计到位,在表达上栽跟头的事儿也遇到过。所以,在众多考生中,你的快题表达必须醒目,这点是通用法则。
  马克笔有马克笔的优势,铅笔有铅笔的特点。那天大的铅笔表现有哪些注意点呢?
  1、线条
  线条分徒手和尺规,我是属于尺规派的,纯个人习惯和喜好。两种都行。共同点是要挺拔,肯定,流畅,线条交接要出头,可以适当奔放一点。考试时一旦下笔,基本不再大面积涂擦。具体可以看看《快速建筑设计80例》,黄为隽的《建筑设计草图与手法:立意。省审。表现》,这是必买书。力求把天大的味儿练到位。
  2、透视
  透视是最重要的,是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集大成的东西,需要花大力气去琢磨。我9月份到10月底练的快题表达始终不到位,在11月初专程前往天津和北京取经后,得到了不少提高。通俗点讲,透视图的口味要重。这其中包含了氛围,构图,明暗关系等。这里不得不提的是用笔,去了天大才知道,原来三菱还产铅笔,画出来的颜色比较黑,很容易出效果,我考试全程就用4B和6B,透视是6B ,其余图是4B。画透视的时候首先要确定地平线,大概在图纸的中下部,然后确定两个灭点,用HB打个轮廓,,透视一定要准确,这是基本功。透视要平,不要很夸张的透视,其实就是主立面微微偏了个角度。具体参见荆子洋那本《快速建筑设计80例》,里面有范图,要啃的明明白白。轮廓只需要体块和你认为难表达的地方,其余正图直接画,因为时间有限。光影关系要表达准确,如实在没感觉,用SU模拟下,找找感觉,多加练习。配景,也是要研究的,一定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标准配景去画,练得烂熟于心。树的摆放,人物的多少,草地,天空的处理,一定要构图均衡,前景,中景,远景表达适当。配景是衬托建筑的,不是帮倒忙的。具体看看彭老的钢笔画,他是天大绝对权威。这里有个彭老设计天大系馆的铅笔画,彭老作品展我去拍的原图,我参考了其中的一些表达。最后有个很好的技巧,就是粉笔提亮。研究彭老的画发现,在建筑亮部彭老用了类似涂改液的白色去提亮,一般是画在有色纸上的处理手法,那草图纸上能做到吗?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神器—粉笔。一般在画完透视后,草图纸上已经比较脏了,这时候用粉笔把亮部涂出来,效果立竿见影,是博得老师眼前一亮的技巧。涂的时候注意不要把纸弄破了。
  3、首平
  重要性等于透视。一般我把轴线打好,柱网点上,然后直接画墙线(双线),不打草稿,画墙线的时候从头拉到尾,不管门和窗,轮廓出来后用橡皮把门擦出来,画上,接着是窗户。个人感觉这样最快,应人而异吧。把空间关系,交通什么的表达清楚的后,然后用斜线把墙涂上,这个有点花时间,但这步不可少。最后把你觉得精彩的空间,如门厅,庭院等着重处理,铺地,树木等,也是自己的素材。另外,室外的环境也要布置,点缀下就好了,不要喧宾夺主。
  4、总平
  总平其实我花的时间并不多,建筑和场地关系,出入口,阴影,树木,铺地,表达清楚就行,前提要精确,比例准确,不要YY。
  5、立面等其他图
  以最快的速度画完。
  天大快题基本点就这些,说的容易,做起来难,需要日积月累。复习快题这事儿要多交流,多看看人家画的,交流些心得体会。大可不必藏着掖着,没这必要。如果没能在天大复习,我建议最好去一次天大,联系个学长学姐给指点下,说一百句不如人家给你画一笔清楚。我当时就是去了天津,专门找了吴星学姐评析快题。第二天又跑到北京,给黄骏学长又看了下,他们都是高分牛人,之后我也就清楚该怎么画了,即使当时已经11月份了。磨刀不误砍柴工,千万不要随自己的性子一路黑到底。
  最后说下我快题的时间分配和图纸安排
  审题,布置总平半个小时,设计一个小时,首平一个半小时,透视一个小时,总平半个小时,剩下就是其他的了。我12年考的还有地库,庭院详图,庭院透视,分析图什么的,和准备的都不一样,最后分析图也没画,但一定要把重要的图画完,而且画好,有的放矢,抓大方向,不要为了分析图而丢了透视,这就太可惜了。其实我练习的时候没有一次按时把图画完的,哈哈,一定要给自己信心,不要怕。
  图纸安排,收卷的时候把透视放第一张,先把老师怔住,印象很重要,接着是首平等其他图。
  以上一些经验供大伙儿参考,衷心祝愿各位考研学子取得好成绩!

2012年天大快题135分经验贴
http://www.yxshouhui.com/thread-21485-1-1.html
(出处: 一行手绘培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