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程优化与再造》读书笔记

(2014-09-12 22:00:19)
标签:

笔记

职场

管理

《流程优化与再造》--水藏玺

 

.为什么是“流程”优化与再造,而非其它优化与再造?(迈克尔·哈默提出来)

1.从规范化到流程

1)规范化的含义:制度化(有法可依);程序化(有章可循);标准化(有标可对)

2)无流程化的影响:无流程指引,员工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去开展工作,部门之间、岗位之间就会因为方法的不同,对工作目标认识的差异导致协调困难。

3BPRERP:要想实现ERP系统的顺利导入,并正常运行,企业内部的核心业务流程先必须梳理清楚,因为ERP只是对线下核心业务流程的信息化集成,ERP只是从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角度对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实施管控,但对流程管理则无法有效控制,与日常运作脱节,所以有时导入却无效益。ERP使用后效益的提升一方面来自于ERP软件本身,另一方面得益于业务流程重组。ERP导入思路:先BPRERP

企业战略决定企业做正确的事,流程保证企业正确的做事,人力资源保证用正确的人。(战略是方向,人力是基础,流程才是企业运营的核心)

 

2.为什么是流程?

传统的分工理论只解决每个部门、岗位做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怎么做,不明确这些事的先后顺序,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靠流程。

分工原则:横向到边(部门),纵向到底(岗位)。 协作原则流程导向,结果导向。

1)流程含义: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活动,以特定的方式进行,并导致特定结果的产生。

2)流程几个环节(与乌龟图区别):输入;输出;流程过程;供方;客户;执行者;

3)流程优化的思路:减少一切不必要的非增值环节,提高流程的质量和效率,使流程路径最短,效益最高;

4)如何识别流程环节中的客户:谁关心流程的结果?流程对哪些部门造成影响?流程目的?内外主次客户?

 

3.流程管理的核心目的--增值(提质增效,降本,满意)

4.流程的三种类型:业务流程(产供销),管理流程,辅助流程(行政后勤类)。(采购是业务流程,供方管理是管理流程)

5.流程的三个层次:公司级(跨部门)、部门级(内部)、岗位(SOP

 

6.流程管理实践

成功经验:保证流程责任人充分知晓;高管作则;全员参与;系统优化;流程责任制;

方法借鉴:

1)流程管理比职能管理更重要,组织结构设计先考虑流程实现,其次考虑部门运作;

2)流程管理面向公司战略,职能管理面向部门内部日常管理;

3)流程管理容易提高效益减少部门扯皮;

4)流程绩效考核

5)完善流程和配套体系,为制度瘦身。制度太多没人看,以制度管人,现在强调流程管事。6)传统企业职能为主,现代企业流程为主。

7)传统企业流程为组织而定,现代组织为流程而定;

8)传统专业分工,现代业务流程整体最优;

9)传统员工先是部门再是流程,现代员工先是流程的一部分,再根据分工归属某个部门;

 

华为:顾客满意度是建立业务流程各环节考核指标体系的核心。

 

流程优化与再造 五步:企业价值链分析和流程体系规划;流程现状描述;流程问题分析;流程优化与再造;流程配套设计

 

第一步 企业流程规划

-----对现有流程运作体系进行定义与识别是第一步;

一.战略决定流程;流程决定组织(流程是水平的,组织是垂直的)

二.企业核心价值链分析

1.价值链分析:主要依据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企业内部的所有活动分为基本活动(价值创造活动)与辅助活动(支持价值创造)

宏基微笑曲线

价值链模型决定了企业核心业务选择和流程增值方式,企业流程规划起点就是从核心价值链开始。

2.核心业务逻辑分析:在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企业价值链中所涉及的每一项活动进行细化分析,识别增值与非增值的业务单元。

三.企业流程规划

---分析后,企业需要对相关业务用流程贯穿起来,形成横向的业务联,就是流程规划。

1.规划方法:价值链分析法,绩效重要性矩阵法(绩效高低与重要性),学习五角星法(波特五大力),成本收益矩阵和流程优化矩阵。

2.核心业务、管理、辅助流程规划

 

第二步 流程描述与分析

一.流程语言与流程描述

1.流程语言、符号:公司现有

2.常见流程图:框图,流程图,职能流程图(泳道图)

3.流程描述的意义:识别流程改进点,关注事实而非印象;建立流程绩效改进基点;显示利益相关者;识别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4.基于ARIS(集成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流程描述

二.流程分析

1.方法

望:流程绩效分析(如合格率低,达成率低)

闻:文档调查,研讨会,业务流程管理成熟度分析

问:访谈,问卷调查

切:测时,标杆,现场模拟,实际参与

2.切入点

1)如何识别问题区域:(研发相比采购更决定产品成本)

2)如何识别流程关键活动

3)分析流程中角色与活动匹配

3.流程问题分析角度

1)流程效率;2)风险控制(如IQC);3)知识传承;4)有效分权;5)绩效管理

 

第三步 流程优化与再造

一.优化--优化是基于木桶原理

1.优化原则

1)客户中心:客户满意而非上司满意;

2)价值为中心,全面优化:增值环节提升,非增值环节弱化甚至取消。

3)以人为本,高层推动并参与

2.优化技巧

1)模板化与标准化

2)压缩无效消耗(过度生产供应,等待,移动,官僚-无效监督审查签字,重复,协调)

3)剔除非增值环节(简化语言、表格、程序)

4)端到端打通(整合工作、团队、顾客、供应商)

5)调整流程顺序(变串为并,改变作业顺序)

6)信息化和自动化(脏累难、枯燥的工作,数据采集、传递、分析)

7)授权(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运营效率和经营绩效)

8)业务流程外包(BPO

9)资源重新配置

10)流程中心型组织变革(员工流程意识培养;职能组织体系调整;流程价值体现)

3.流程优化衡量--什么才是好流程

1)流程活动都是增值活动

2)业务流程面向客户

3)管理流程面向企业目标

4)员工的任何活动都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部分;5)持续改进;

二.再造--指头理论--发挥优势,凸显才能

 

第四步 配套设计

流程优化只是第一步,要保证其顺利实施,必须进行相关的配套设计。

一.流程中心型组织 变革( 职能中心型组织转变过来,流程创造价值,而非职能)

二.基于流程的制度设计。

公司制度执行不好----制度太多,无从学习;制度体系不强,衔接不好,甚至相悖,导致无法执行;制度内容太多,很难逐条阅读理解;编写不规范,应该用流程表单的地方,用制度解决;

制度瘦身计划:如果企业建立了完善的流程体系的话,制度就成了流程的配套;制度的目的就是在流程中解释非常重要的环节和说明原则性的事项;

三.基于流程的表单设计

流程告诉员工怎么做,制度对流程进行解释和说明,表单则是实际的操作;

四.基于流程的绩效体系建设

传统企业的指标基于战略的KPI和基于部门的KPI,过于强调部门职能的有效运行,导致部门之间的壁垒越来越强,流程企业指标是也是基于战略的KPI和基于流程的KPI,强调流程的实现。----计划达成率,交付达成率。

五.基于流程的分权体系设计(基于流程的分权和基于职能部门的分权)

六.基于流程的知识管理(个人技能转为公司技能,沉淀,积累公司培训制度,讲师制度)

七.基于流程的信息化规划(从MRP开始到DRP/CRMERP

八.流程管理的流程--定期优化,如同体系审核

 

总结:一切让流程说话,按流程办事,实际是挑战等级制度,挑战老板的权威,由按照老板意见办事变成按照流程办事,由老板说话变成让流程说话,在现在的大多数企业中,特别是民营企业里面,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谁都恋权。我的公司我说了算,我的部门我说了算,我的地盘我做主!

不管如何,多看管理方面的书,建立并完善自己的管理思想与体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8月份总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