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议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2019-03-19 15:28:23)
标签:

天中教育

分类: 教坛纵横


浅议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泌阳县泌水中心学校朱永丽

自2016年秋,我们几位老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策略”这一课题进行了关注和研宄,因为我们学校8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基于实践和研宄工作, 以下我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

因为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一个没有父母直接关爱的环境里,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产 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例如,髙傲、自卑、焦虑、烦躁、悲观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上变得内向、自卑、孤僻;学习上出现厌学、逃学,沉迷于手机、网吧、游戏厅等 不良行为。

(一)     高傲型

这类学生缺少管教,自私、不遵守班纪校规,在家长面前任性、放纵。我姑的孙子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孩子从小由我姑带着,任性、自傲。在家气家长,在校气老师。不写作业,聚众捣乱。他本来是住校生,有一次,寝室熄灯后,他带领几个室友翻越学 校院墙,偷偷跑到网吧,直到第二天中午,老师经过多方打探,才把他们找回学校。

(二)     自卑型

这类学生缺乏自信,在同学面前很少说话,沉默寡言,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也不 敢问同学和老师。如我班的Y同学,每次早读他就不张嘴读书,也不主动找老师背书。有一次,我让同学们背诵《岳阳楼记》,他还是不读,我很着急,就对他说:“你一段 一段地读,一段一段地背,然后再全文背诵。”这样,他才稍显放松地把全文背诵出来。

(三)  烦躁焦虑型

这类学生心情烦躁,不能静下心来学习,爱发脾气。我邻居家的孩子脾气古怪,稍 有不顺心的事,就像发疯似的,用头往墙上撞,要不就是用手捶自己的头,同时还大呼小叫。在学校不跟同学来往,不跟老师接触,把自己拒于他人之外。

(四)  孤僻型

这类学生不愿跟他人接触,不愿交流、沟通。离群和不大方往往容易产生孤独感。

我班的M同学,从来不跟任何人交流、沟通,独来独往。老师想帮助她、开导她,她 总是避而不谈,最终因为不能融入集体而退学。多么遗憾哪!

二、留守儿童不健全心理形成的原因

(一)  没有父母的直接管教,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留守儿童在家不能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常使他们内心感到无助和茫然。而真正意 义上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对孩子生活与做人常识的教育,同时,其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调查的100多名留守儿童里面,对爷爷、奶奶感情深的孩子 占90%,对父母感情深的孩子仅有10%。

(二)  沉溺于手机和网络游戏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第二个因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走进千家万户,两岁小孩就有手机这样的现象并不稀奇。我 亲眼所见很小的孩子就会玩手机,并且非常痴迷,这就分散并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一旦孩子的行为有了倾向性,就很难纠正,以至于到了上学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全神贯注 听讲了。一些黑网吧,老板为了赚钱,昧着良心引诱学生。小孩子自制力本身就不强, 因此这些生意人也经常想尽一切歪门邪道,引诱学生走进网吧,这样就耽误孩子学习,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三)  大人们的不良行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影响极大

在农村,一些地方赌博成风,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长回家时也参与赌博,为了不让 孩子打扰他们,只顾给钱,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可想而知,这将会对孩子的心理带来多大的不良影响。

(四)         “打工”观念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较大影响

一些打工父母,他们挺自豪地说:“大学生跟我在同一个车间上班,有些还没有我 的工资高。上学与不上学一个样。”我回到老家,就亲耳听到我的远房叔叔说:“我们这一辈子打工,儿子也打工,孙子辈还打工。”于是,打工赚钱的想法在儿童心里生根 发芽。他们在学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等到了可以打工的年龄,就綴学 打工。这样的例子很多。前两天,我照例在小学校门口接上六年级的儿子回家,儿子见到我,第一句话就说:“妈,我们班一个同学不上学了,他说要出去打工。”我听了很 是吃惊,才六年级啊,就綴学打工!儿子接着说:“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他们管不 了。”唉!可惜啊。

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中,面对留守儿童,我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步骤来引导和教育

孩子:

(一) 尊重孩子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教师要尊重孩子们的人格。这样,他们才能自信地从阴暗 的角落里走出来,走向自己的光明人生。

(二) 表扬孩子

父亲(我父亲是一位兢兢业业的退休教师)说:“我一生的教学经验总结下来就 一个字——夸。”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是学生最大的动力,只有多表扬他们,才能真正让留守儿童心灵深处得到甘霖般的滋润,使他们茁壮成长。孩子们的一点点进步,老师应 看在眼里,及时加以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进。

(三) 信任鼓励孩子

“你是好样的!” “你最棒!”……这些鼓励的话语是孩子学习进步的催化剂,老 师要充分信任、鼓励孩子,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快乐学习,无忧无虑地健康成长。

(四) 做孩子的榜样

在这里,我引用父亲告诫我的话:“要想教好学生,首先教好自己,因为学生亲其 师,才能信其道。”在工作中我也总这样要求自己:乐观、善良、上进,注意给孩子做好榜样。

以上这些粗浅的认识,疏漏、欠妥之处很多,我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积 累经验,提高教育质量,使这些留守儿童在一个方面缺失的,在另一个方面能够得以弥补,让他们的心理健康,学业进步,茁壮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