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吉Mooji谈不二论和新不二论(1)

标签:
mooji不二论参问自性禅修穆吉 |
分类: 穆吉Mooji |
Mooji(穆吉): 拉马那.马哈希的教授非常简单,就是找出我是谁。 而不是认同于身体。通过问”我是谁“, 就能够探究发觉自己通常把自己认同为个体(person), 而不是觉性(consciousness),我们越觉察到这个, 就越能改变自己的习惯。”我一直在用‘我’指‘思维’指‘身体’ ,什么时候才是指‘觉性’呢?几乎没有。“
只是有了这个认识,事情就改变了,关注点就转向了源头。渐渐地, 越来越自然地作为觉性而存在。
很多人误解了这个教授,他们说要愈发地深入到某个状态去, 比如寂静中(go deep into the
silence)去。这并不是拉马那的教授,他并不是说要深入到寂静中去。寂静没有深度(depth), 当你体悟到自己是什么,就自然达到了寂静。寂静是无法测量的。 我听到有人说在做这个修持,我觉得这是把参问变成了一种修行, 让证悟显得非常难。证悟自性并不难。首先,你已经是自性—— 上师会这样指出。”但是为什么我会感觉我不是自性?“
这才是关键性的问题。然后上师告诉你:“ 之所以你还没有证悟这一点,是因为你还在认同于个体性( personality)”。当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 你不在意个体性,但跟别人相处时,自己的心理、自己的限制性( conditioning)就开始提醒自己是一个个体。 如果你在面对他人的时候,不去认同个体性,那就是全然的快乐。
我们投入了极大的能量去保持自己的个体性,以为个体性真实存在, 而证悟的人则认识到个体性只是虚构的(fiction)。
其他的那些修持,如保持注意力的集中等等,并不需要。 我这么说是因为这些都是白白浪费了的修持, 好像是心理和意识的心(mind)需要做这些, 这样才能使得它继续存活——作为修行人(practicer) 而存活。
这并不是说你不需要修持,而是要正确修持, 明白上师的教授。有些人在洞穴内禅修三四个小时,很美,但是走出洞穴, 就觉得被干扰了(distracted), 我看不出这有什么意义。在洞里禅修,不是去感受某种体验, 而是去认识自己不是什么,去认出本来的寂静(silence)。
安住于自性(stay whatever you are),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连任何努力都不需要了。
弟子:我发现自己对静坐开始上了瘾。 自己很容易就享受静坐的快乐,因为坐下来、休息(rest), 只是看着身体的觉受等,这很容易。 但是很快自己会开始体验身体的感受,就有了一种享受。
Mooji(穆吉):享受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不成为一种执着就好。
有一群人叫“新不二论者”,他们有个观点, 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对的。我会称他们为一种思想流派( school
of
thought)。他们会说“没有任何需要修持的“" 没有人在修持”——这是对的,但是需要你先证悟。 他们到处宣扬这样的观点,但很明显, 他们的内在还有个个体的人在。 他们就像吞下了一粒不可能溶解的胶囊,他们所执的思想, 永远不能融化被吸收到身体里面去。不像修习智慧、事业、 虔敬瑜伽的人,他们修持一个瑜伽,最后即通达其他的瑜伽, 都会开启智慧,从事无我的行为和虔敬。但是”新不二论“(Neo-Advaita)
这样的思想, 则像是政治党派,并不能够融汇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