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翰林点评:《肉身乃是绝境》

(2022-04-24 13:45:20)
标签:

肉身乃是绝境

大解

陈啊妮

杂谈

分类: 翰林点评
大解 | 肉身乃是绝境

世间有三种动物不可冒犯:

神,灵魂,老实人。

法则有大限,人生也有边缘。

活到如今,身外皆是他人,

体内只剩自我,却不敢穷极追问。

我是真不敢了。君不见,

天地越宽,自我越小,

肉身乃是绝境。

如果有一天,我把自己也得罪了,

我将无险可守。

想到这里,

我突然用胳膊抱住了自己,

尽力安慰这个孤身自救的老人。  



陈啊妮点评



按照大解的语言手法和诗歌身心状态,诗歌的形式在于:第一唤醒意识,其二来自现实生活的痛感,第三是社会普罗大众的一种集体意识下的鲜明个人意识。在大解文本中,写实和虚构都惯性的揭示某种现实世相的荒诞,悖论思考方向内非理性的洞察,以及介于共情颤动之中的疼痛感,也带有鲜明的未来派先觉者的特征,这里的“未来”是超前的艺术审美意识,是无法“佯装”的厚重悲悯中的生命经验。“天地越宽/自我越小/肉身乃是绝境/如果有一天/我把自己也得罪了/我将无险可守《肉身乃是绝境》”。在这首诗中诗人采用了白描直叙的冷抒情,客观的议论不失一种理性的呈现,“孤身自救”段然于一种觉醒自省,诗人始终在与自我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搏斗”,显然这样的左右开弓的奔突是矛盾的,也有鲜明的个体思维自觉性和力量,当诗人定位于精神的拔高,“不可冒犯”就有了诗歌思想的回声,也是语言残骸有了疼痛的划痕,“我突然用胳膊抱住了自己”,显然命运的安排是一场浩然的孤独,只是诗人的表达充盈着巨大的苍悯与隐忧,孤独和包容。


习惯了大解《个人史》的语言手法,意在象外,具象中的抽象切换自成系统,他的语言法则就是在直叙中游刃有余,白描中的情感指涉峻峰凸显,有其强烈的精神渗透性,他的语义惯性在于创新,而他的创新只存在于与自我个体生命体验的真实“交锋”,直至提升到思想维度的“放纵”,这诚如瀑布剧烈导入的直觉之思,让他在惯性审视中获得了高度的隐忍和原创性的语言手法,甚至烙印上大解个性化的精神独标的合理性。


从《肉身乃是绝境》可窥,大解的诗可以给出每一行一个熟悉的注释,因为文本很少有晦涩难懂的隐秘意象,他更钟情于原初意象的思想情感“栽培”。纵观大解的诗歌,一个似乎“合理”的现象就是越写越短,且从《悲歌》开始,他的诗近年在短诗的大潮中不断突围成为独树一帜的典范,这显然不是为了迎合大众审美,他在聚拢性情的同时,也在“张扬”自我精神衍生动态下的寄内性创作尝试,言简意赅是思想维度的凝炼,而大解的理解应该是道法自然中的简约,大解注重诗中的铺排,不谙复杂的修辞,一首诗中通常会留下清醒的情感抓痕,或呈现某种较高思想起点的处境,为使读者共情,他在抽离和切入都抵近一种忘我的生命体验。在泥沙俱下的生活中,他在创作中的立场是“对立”中的精神融合,即他的审视视角首先在起笔就有了第三“在场”,而这个第三方的视角是普生的大众折照,是读者眼中的“诗之画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