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点评:《秋风辞》
(2022-04-06 11:17:40)
标签:
秋风辞大解偏旁杂谈 |
分类: 翰林点评 |
秋风辞
大 解
把小草按在地上 算不上什么本事
秋风所彰显的不是力气 而是凄凉
我知道这是对我的威胁 其警示意义是
如果你不服气
然后吹凉你的身体 让你在离家的路上
无限悲伤
显然这是一次错误的对抗
我无意与秋风交手 我的手用于抓取沙子
最后剩下的是手心里的时光 其余都漏掉了
就凭这一点
请你松开那些小草 我认输了
趁着夕阳还在山顶上闪光
请你给我一条出路
让我把一生的苦水喝下去
然后洒泪而去
这样可以吗
饶恕那些弱小的生灵吧 如果你非要
显示毁灭的力量 就冲我来
把我按倒在地
诗人大解的大情怀与大境界
——简评大解的《秋风辞》一诗
偏 旁
细读过大解的不少诗作。在留给笔者的阅读感受中,大解笔名中之“大”,可以理解为大境界或大情怀,这也是其诸多诗作中带有普遍性的鲜明特征。比如《钟声》《河套》《夸父》《过唐古拉山口》等等。具体到本首诗,它的内涵并不难理解,其所彰显的即是一种具有悲悯之心的大情怀。而情怀之类多较为抽象,通常需将其寄寓于现实物象的描述中予以形象化。诗人大解的本首《秋风辞》亦不例外。
诗为虚实之艺术。诗中的小草本为自然界之习见物,于风吹中匍匐或绿黄也属于其自然属性。然而,自然属性的小草之小与弱势群体之弱又具有某种特征上的共性。故,诗人大解在诗中籍助于二者间此种特征上的关联,通过拟人化手法实现了两种意象间的互通,从而顺畅地赋予了小草类型化的象征意义。
风,自然更为习见。但大解于本首诗中显然是借助于对比手法,将其用作小草(弱势群体)的对立面——强势之力的比拟。秋天,草本已受到季节之摧残,然秋风仍然再度对其施之暴力予以雪上加霜。一个“按”字,凸显了其强势及欺凌之意。
若仅从诗写技巧方面论之,大解的本首诗有很多亮点值得学习:
一是自微小处入,大情怀处出。且是开门见山式的直接切入,舍弃了任何迂回拖沓的过门。同时,还在诗歌中采用了少见的议论性文字切入方式。当然,此处所谓少见,是与他者的诗作相较而言,而在大解个人的诗作中则多有使用。譬如《湄江》《他乡人》《轻》等诗。这里的大情怀,大解采用了将小草及自身代入后与风力量强弱上的对比及示弱手法予以呈现的。比如“请你松开那些小草
二是近乎聊天式的语气,拉近了与读者间的距离,也易于使读者在阅读中代入自身,增强了阅读上的体验感。在笔者的阅读视野中,这也是大解诗作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
三是从语言运用角度分析,大解的这首诗系以口语为主加少量书面语写就的。以笔者自身的写作实践观之,此种表达方式对于语言的把控和运用能力要求是相当高的。看似舒缓轻松的大白话,实则背后需要深厚的文字及文化功底相支撑。无此依托,口语诗极易于变身为口水的分行,更遑论境界或格局之类了。但诗人大解在口语运用之技术方面可谓是炉火纯青,犹如兰州拉面,筋道且齿舌之上留有厚味。同时,又有效扩大了文字的张力和诗歌内部的想象空间。
再从诗的结构上分析,本首诗采用的是线性式。通常这种结构方式,因缺乏明显的跳跃性,易于使诗歌扁平化。但大解通过运用层层递进的叙述手法,不仅深化了诗作的内涵,也巧妙地避开了线性结构上的这一局限性,充分体现了大解过人的诗写功底。
以上多为从技术角度方面的分析。笔者以为,诗歌写作技术易学,但如想抵达诗之大情怀大境界这一高度,则绝非伸手可得之事。而后者,又是衡量诸多诗人之诗歌是否真正优秀的最高标准。诗人大解,却做到了。
所以,大解之大,在于大情怀大境界,可谓是名实相符的大诗人!